李落黯然,降落應道:“保重。”
長寧轉過馬身,走了幾步,俄然停了下來,冇有轉頭,似是悲傷,似是遺憾,卻又抱恨道:“你為甚麼是大甘的將軍?”說完輕叱一聲,一騎孤孤傲單的追著西戎族人拜彆。
高傲軍攻陷鷹愁峽,朝中數次傳來嘉賀,卓城當中張燈結綵,萬隆帝更是大宴群臣,連連催促李落返回卓城,欲重賞李落,李落看罷,點頭感喟,順手便將朝中傳信扔在一邊,隻言西府戰事未終,不好擅離,敷衍疇昔。
二十八年前,大甘朝廷積弱,西戎藉機攻占鷹愁峽,自此狄州戰禍不竭,到了十七年前,狄州全境除漠上城外,俱被西戎所占,可歎朝中卻還是一片歌功頌德之聲。萬隆帝初登帝位,也曾勵精圖治,數度派雄師征討,隻是皆都無果而終,近些年,萬隆帝和大甘朝廷似也淡忘了大甘另有狄州一處,若不是狄傑鎮守,恐怕天水和沙湖也已難保。
李落看過,隻覺更是沉重,不過軍中將士都極其欣喜,李落做主,除卻雄師常日開消,將財帛之物論功行賞,儘都散給軍中將士,戰死兵將多領一倍,命戚邵兵清算安妥,發還故裡,並親書一份,倘如有府郡官吏敢私扣銀二者,窮究無赦,本身冇有留一分一毫。
初時鷹愁峽不過是小小的一座石堡,到今時本日,北連哈茲,南接十萬大山,扼守大甘西進,西域群豪東下要道,百年來,除了戍守將士以外,很多大甘和他族之民在鷹愁峽落地生根,垂垂自成一城。
塚宰,章榮政接萬隆帝聖旨,從大甘庫府中拔出一大筆財帛,犒賞全軍,比之李落當日命人運回卓城的還多數倍,萬隆帝對李落正視賞識之心,這些年在大甘尚無一人可比,便是淳親王李承燁也略有不及。
多年之前,多數在鷹愁峽以東補葺房舍居住,自鷹愁峽被西戎所占,西戎兵將便儘將城外住民趕至鷹愁峽以西,城東房屋付之一炬。
“來人。”狄傑喝道。
長寧望著李落,悠悠說道:“長寧此生,不會再下祖山,我和你,不會再見。”
狄傑一瞪眼道:“多嘴。”
鷹愁峽建自太祖末年,經大甘數朝,已成天下少有的雄關。
二十八年後,鷹愁峽重回大甘,世人舉目四望,狄州已是千瘡百孔,十室九空,隻要這鷹愁峽的城牆還自聳峙不倒,看儘了人來人往,冬去春來。
“我大甘男兒,自當堂堂正正,不但是你李落,就是我西征軍中兒郎,也要有擔負,莫說是五千,就是一萬殘軍,又能如何?本帥捨得這五千人,也要讓你問心無愧,他日你們縱橫天下,也要行的正坐得端,座中眾將,從本日起,都是存亡訂交的兄弟,不管那個有難處,都要伸手互助,這五千西戎兵將,如果循分守己,本帥也就算做了一件功德,但若還是死性不改,哼,我大甘兒郎,定會再殺他們一次。”
城下被烽火燒燬的房屋,李落令周臨寒登記造冊,著軍中善土木的將士在各處依冊重修,安設留在鷹愁峽的百姓。
散過財物不過幾日,朝中傳來動靜,萬隆帝加封軍中諸將,司空仇自探親身前去鷹愁峽宣旨。(未完待續。)
袁駿笑道:“為戔戔五千西戎降卒傷神,傳出去會不會被彆人笑話?”
狄傑走到李落身邊,抓緊李落肩頭,沉聲說道:“不管彆人如何看,但我狄傑自認冇有看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