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清殊聽了個大抵,靈巧地點點頭。
走到門口拐角處時,他實在冇忍住,轉頭看了儷妃她們最後一眼。
淑妃見他這副惹人愛好的模樣,忍不住用手悄悄摸了摸他的腦袋。
幸虧淑妃並不介懷,還很善解人意地說:“急甚麼,小孩子怕生,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也是有的。來日方長,漸漸兒來便是了。”
“甚麼數兒?”
淑妃行事風風火火,辦事效力很高。短短三日的工夫,給裴清殊的房間和下人就全都籌辦好了。
“朕也和你說過了, 十二皇子定是朕的兒子無疑。你若不想扶養他, 自有淑妃代庖。明兒你就告訴外務司一聲, 今後十二皇子的吃穿用度, 與其他皇子無異。”
後宮裡的動靜向來傳播得極快, 第二天傍晚, 幾近是全部後宮的人都曉得了淑妃要代養十二皇子的動靜。
榮貴妃看著她,很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意義:“你這妮子,聰明也是你,胡塗也是你!我早就想過了,扶養十二皇子,對你百利而無一害。隻要你把十二皇子給養好了,皇上和儷妃哪個不感激你?都說生恩不及養恩,你儘管好好對這孩子,隻要他跟你親,將來他如果出息了,還能不照顧令儀這個姐姐?”
榮貴妃來看她時,忍不住直點頭:“mm,你且坐下,我有幾句話要同你說。”
淑妃的宮女玉盤聽了,忍不住提示道:“十二殿下現在是娘孃的養子,該改口叫母妃了。”
他曉得,最早回身的那小我,是儷妃。
淑妃臉上的笑容垂垂收起,眉心微蹙:“公然……如姐姐所說,皇上還是惦記取儷妃。恐怕他遲早都會讓儷妃出來的吧!”
遵循大齊皇室的端方,皇子滿五歲,就要從母妃的寢宮中搬出來,和兄弟們同一居住在慶寧宮內,學習讀書、騎射。公主滿六歲,則要搬入慧曜樓,學習禮節和女工。
說白了,不改玉牒,就意味著淑妃是在幫彆人養孩子。搞不好,將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甚麼好處都撈不到。
儷妃說完,便不再去看裴清殊,而是端端方正地向淑妃行了一個萬福禮:“今後,就勞煩您照顧好這孩子了。”
淑妃將手裡的帕子一摔,不歡暢地說:“那另有甚麼意義了!遲早也不是我的,我養來做甚麼!姐姐是個通透人兒,如何也不攔著我點兒,眼睜睜地看著我做傻事呢?”
裴清殊揚開端,朝淑妃感激地笑了笑,喜得淑妃眉開眼笑。
她冇甚麼好氣地說:“瞧皇上的意義, 是籌算承諾了?您可彆忘了儷妃當年是因為甚麼進的冷宮。當初臣妾就說過了,這十二皇子來源不明,不能計入玉牒, 可您偏不聽……”
裴清殊上輩子是個平頭百姓,這輩子是個冷宮皇子,以是不管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這都是他第一次乘坐後妃的肩輿。
“麗嬪是個討人嫌的,你少理睬她就是了。信朱紫倒是個誠懇的。不過你四姐姐才被挪去慧曜樓冇幾天,她這幾日正難過著呢。”
恩嬪絮乾脆叨的遲誤了些工夫,分開寒香殿時,落日漸斜,已是日暮時分。
淑妃心中又酸澀又打動,隻能握住榮貴妃的手含淚點頭。
穩穩鐺鐺地下了肩輿以後,裴清殊被淑妃拉著,步入瓊華宮。
淑妃來的時候,就見恩嬪正拉著裴清殊,不斷地叮囑著。甚麼出去以後,要好好學端方,聽淑妃娘孃的話啦。好好讀書,不要惦記她們之類的啦。裴清殊小小年紀,不曉得聽懂了冇有,倒也不嫌煩,隻是一個勁地點頭,瞧著靈巧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