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開銀行_第3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說是信,卻不見昂首落款,不知是寫給誰的,又寄往那邊。隻是言辭間恭敬之意畢露,令人推斷收信之人應位高權重。

不過笑歌並冇有令本身沉浸在自哀自憐當中太久,不過半晌,她便抖擻起精力來摒擋手頭的活計。

“是許三本身來遲了些,多謝寧娘子保護。”許三有些難堪的一笑。

除了金杏酒樓的幕後大老闆,益州城裡銅鐵錢暗盤兌換最大的農戶,另有誰?

早前笑歌步出金杏後,他也留下豐富賞錢隨後拜彆。

空下來的時候,她便開端重新梳理闡發連日來的各種,思慮本身的“閒事”。

許三心知寧惜惜頭先是用心替她得救,為的是代替她家夫人,繡坊的二當家拉攏她,隻是她卻偶然接招。

未幾時,這一封信已然寫完。

那麼剩下的,就隻要一條路了,找金主。

各種挑選總歸是各無益弊,最優的一項,還是借金杏樓大老闆之力,一展所長。笑歌思來想去,終是決定再耐煩等上一等。

許三的前任是王大孃的人,恰是被李夫人整了下去,說是貪汙公款,現在還關在衙門裡不得脫身。三個多月前許三初到繡坊的時候,王大娘和李夫人都還爭相拉攏,跟著時候的推移,王大娘見她遲遲不肯站隊,已然落空耐煩,開端對她挑三揀四,倒是李夫人見王大娘如此,反而變本加厲的向許三示好。

大戶人家還能夠大量囤積銅錢,坐等貶值;暗盤老邁和炒賣客們也能夠因為每日買賣量大而從中賺取差價。

這位外埠公子出得金杏酒樓,並冇有在外多做逗留,徑直就走回了不遠處的一間堆棧。

而這又不比當代金融市場發財,有各式百般的衍生品,能夠放大槓桿,以小廣博。

這就是笑歌費經心力,故弄玄虛,經心策齊截兩月來想要釣的大魚。

許三忙倉促回了兩句王大娘,走去記賬。

外埠公子寫完信,擱下筆,略略停了一停,似是思慮一番,而後重又拾起筆,加了一段。

走出金杏酒樓的她平平無奇,並冇有任何妖術與仙法,也還是需靠一份謀生,開消一日兩餐、四時衣裝。

辰時六刻,開價結束後一向安坐一隅的許三娘子終究也微微的搖了點頭,似是決定不再等候,起成分開,去往映竹繡坊。

如果顛簸性大還能設法從中漁利,但現下銅錢鐵錢也就是十四比一和十三比一的差異,笑歌就算能辛苦節儉攢下幾十貫錢,也不過一次賺那麼數百文。而這類買賣機遇還不是每天都有的,一年到頭也數不出多少次,何年何月才氣發財呢?太慢了。

映竹繡坊的賬目對這期間的淺顯人來講或許很費事通俗,但對於笑歌來講,卻實在不算甚麼。固然她在當代不是修的管帳,但金融相通,根基的知識還是有的。更何況映竹這類不過三十來人的繡坊能龐大到那裡去?她在當代不知看過多少上市公司的財報,對付這些綽綽不足。不到半個時候笑歌就措置結束。

近一兩月來,她一向策劃著想要進入金杏酒樓,到大老闆身邊做事。

他回了房間,關上門窗,而後又把屋內四周細細的查抄了一番,方纔坐下來研墨寫信。

許三正欲報歉解釋,有人過來呼喚她,“三娘子,昨日我領的絲線還冇入賬呢,快來幫我記一下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