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啟哈哈大笑,說道:“當浮一杯!”兩人旁若無人地端起酒杯一飲而儘,十二閣臣也飲了一杯。陸承啟“詩意大發”,忍不住抄襲了一首流芳千古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彼蒼。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堪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該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人有悲歡聚散,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悠長,千裡共嬋娟!”
陸承啟笑道:“這位兄台,可有高見?”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真乃一年當中最好的風景,不但景美,人亦美。長安城中,不管貧富,皆同賞一月,登高臨軒,玳筵列舉,琴瑟鏗鏘,酌酒高歌。如家室不太充盈,亦登小月台,安排家宴,團聚後代,以酬佳節。哪怕是街頭乞丐,也會有人請他們一同喝酒。而街邊小吃火爆非常,遊月之人,雖陋巷貧窶,亦婆娑於市,東方稍明,才垂垂散去。
坊市間,不管是酒樓還是茶坊,青樓抑或是街道上,皆人頭攘攘。繁華之家,結飾台榭;酒樓裡,絲篁鼎沸,就算闊彆坊市的住民,也能在深夜中遙聞笙竿之聲。巷弄間的兒童,能夠徹夜達旦嘻戲。
陸承啟與十二閣臣彆離坐下,叮嚀小二端上花雕酒,一邊品果鮮,一邊談天說地。而這時,陸承啟的見地,才真正讓十二閣臣佩服不已。
陸承啟明顯興趣很高,他是第一次見到當代也有這般熱烈的場麵,哪怕這個與他的政績冇甚麼關聯,但還是很鎮靜,說道:“長安城中,亦未曾想,能有如此熱烈!”
一行人徑直登上了五層之頂,卻見偌大的露台當中,安插了桌椅,桌上擺滿果盤,月餅之物。想到方纔付過的錢銀,足**了十兩銀子,陸承啟不由得一陣肉痛。但一想到羊毛畢竟出在羊身上,稅收不也是從這裡來的嗎?這麼一想,陸承啟也就豁然了。
墨客說道:“小生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州眉隱士。”
陸承啟方纔說過,蜀地是天府之國,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如果故意胸不軌之人,在蜀地肇事的話,蜀地危矣。
徐崇光在內的內閣大臣心中一凜,他們混跡宦海已久,那裡聽不出,這是陸承啟肺腑之言。但現在身邊人多耳雜,不敢多言,皆言顧其他。
那人也是豪放之輩,當即起家,來到陸承啟那桌,擠進了身子,說道:“蜀地雖偏隅,卻也不是甚麼未曾王化之地,這位小哥所說,小生甚不附和。就拿小生來講,即便未曾金榜落款,亦曉得天下正統,小生敢說,如有人在蜀中反叛,必不成氣候!”
陸承啟也不想在現在多談政事,便問道:“諸位可知長安城中,有何最高地點?”
一詞唱罷,驚得四下無聲。徐崇光等從未想到,小天子的文學成就也如此高深,一時候嚇得連酒杯都端不穩了。唯有那墨客咀嚼很久,歎道:“此乃千古絕唱,我遠遠不及也!小哥公然高才,小生佩服!”
陸承啟笑了笑,他的觀點雖有失偏駁,卻也代表著天下士子的心聲,不成藐視。隻是,他的目光範圍,未曾看得夠遠。
城郊渭河之畔,喚之灃河,長安城住民在中秋夜會在這裡放水燈,洋洋灑灑數十萬盞,浮滿水麵,燦若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