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久而久之,這矩州也就有兩個名字了,一個是矩州,一個貴州。而普貴並不是第一個與大順朝打交道的矩州領。前朝崩壞之時,居於矩州西北一帶的烏蠻領主色占據矩州,改名黑羊箐。主色的兒子若藏曾於順太祖乾德五年向朝廷進貢,並獲得順太祖的嘉獎,被授予歸德司戈職。順太祖既然已經給普貴的父親封過官,應當不會因方言題目將矩州和貴州搞錯的。

為何又叫“黔”呢?皆是以地秦時屬黔中郡,前朝又屬黔中道,故將這羅氏世代占有之地叫做“黔”。而羅氏歸順大順以後,日漸式微,再不複昔日風景了。冇有了羅氏的威懾力,這些“刁民”不習中原文明,為了填飽肚子,常常化作剪徑蟊賊,於處所風險甚大。矩州地形又非常首要,地處山原丘陵中部,長江與珠江分水嶺地帶。總陣勢西南高、東北低。苗嶺橫延境內,崗阜起伏,剝蝕丘陵與盆地、穀地、凹地相間。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易守而難攻。天時、天時、人和都齊了,怪不得公眾戶戶為賊了。

盧瘦子也為此頭疼萬分,他一起走來,算是見地到了黔地的荒蠻,曉得這已經出了軍事範圍,而是要靠政治管理了。這些“匪”也是很聰明的,官兵來了,他們搖身一變就是農夫,從何剿起?

“要荒”是這時百姓對王畿以外極遠之地的稱呼,太祖以“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來描述矩州的悠遠,足見對這一地區並非一無所知。究竟上,普貴歸附之前,大順朝的軍隊已經深切到過播州.在那邊打了敗仗。一些將領還曾建議藉助當時的得勝局勢,對矩州用兵,以懲辦其不朝貢之罪。隻是因為太祖一心想以“文德”拉攏民氣,不肯利用武力征服手腕,才製止了爆戰事。

盧瘦子這幾日水土不平,拉得稀裡嘩啦,整小我都瘦了一圈,聽得有好吃的,那裡肯放過?連聲承諾後,倉促忙忙跨著樸刀就跟著進了矩州城。

這就是盧瘦子少見多怪了,見到駱駝硬說是馬背腫。莫說矩州是如許,便是滇地,廣南西路,大多都是如許。

現在想起來,本身還好冇討要到子母炮,不然這崎嶇的山路,都要了親命。進了黔地以後,山勢連綴,高山極少。想想那子母炮重達幾百斤,非兩匹駑馬拉不動。在這山路上,稍有不慎就會摔下去。馬死了冇乾係,如果子母炮破壞了,盧瘦子能遇見到本身的了局,哪怕仗打得再標緻,估摸也是個功過相抵。

有了壓力纔有動力,在盧瘦子的高壓下,禁軍加快了腳步,總算在入夜前趕到了矩州城外。

合法盧瘦子思忖的期間,矩州城內的矩州刺史派人來請盧塵洹過府一聚了。

鄒遊笑而不語,盧瘦子碰了個釘子,曉得也討不到甚麼好處了,隻能再軟磨硬泡了幾箱黑乎乎的,像個鐵瓜一樣的東西,就出征了。

在刺史府驅逐盧塵洹的,是一個身穿彝家傳統服飾的男人,從表麵看,完整看不出他就是矩州刺史。這也是矩州的特性,天高天子遠,即是國中之國。矩州城內大小諸事,都是此人一手包辦,形同土天子。也算是獨一一個在衙門任職,而不穿朝廷官服的官員吧?

矩州在夔州路境內,如果在後代,這處所但是鼎鼎馳名的貴陽。至於矩州的來源,這內裡另有個傳播甚遠的典故。大順初年,居住在矩州一帶的土著領普貴,以節製的矩州歸順大順朝廷。普貴操著一口南邊話向太祖陳述本身來自矩州,因土語“矩”、“貴”同音,天子冇聽明白,便在《賜普貴敕》中寫下了:“予以義正邦,中原、蠻貊罔不率服,惟爾貴州,遠在要荒。先王之製,要服者來貢,荒服者來享。不貢,有撻伐之兵、攻討之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