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陸承啟丟下這句話後,拂袖出了禮部衙門。隻留下苦笑不已的馮承平,心道:“這個禮部尚書,端的是不好當!”(未完待續。)

果不其然,馮承平也是一陣含混:“想必是遼國想與我大順平起平坐吧?”

陸承啟非常好笑,馮承平這等陳腐墨客的設法,與朝中支流思唯一模一樣,不由地辯駁道:“莫非不如此對待,高麗就與我大順不漸行漸遠嗎!看看他們,轉投宗主國,還想發兵進犯榆關!要朕諒解他,他王徽何不來諒解諒解一下朕!你莫要再勸,這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高麗乃是喂不飽的白眼狼,朕不會再對高麗同太先人帝時那般,給他們與其他小國普通對待,已然是網開一麵了……”

就在不久前,奉聖州的飛馬急報才把捷報傳來,想必馮承平是不會曉得這個動靜的。

倒是馮承平記得一些,說道:“陛下,這耶律仁先乃是遼國燕王、南府宰相耶律瑰引之子,先前已然官拜南院樞密使,號南院大王。自驛站傳信看,此人不知為何,又升任於越了……”

馮承平聽了,更是舌撟不下:“陛下不成啊,如此窮兵黷武,非萬民之福!”

“陛……陛下……為何興動兵器?”馮承平心若死灰,在貳心目中,契丹人如此強大,孱羸的漢人,又如何是他們的敵手?

“本日接到驛站傳信……”說罷,把手中的函件遞給了馮承平。馮承平拆開一看,本來遼國來使,已然在五日進步入了大順境內。揮退了那名十品官,把信遞給陸承啟旁觀。

“馮尚書,你這算是異想天開?便是高麗想要認錯,重歸大順藩國,朕也不會同意。如此兩麵三刀的國度,值得爭奪?給他與其他國度劃一對待的職位,都算仁至義儘了,不要再做胡想圖謀其他。若不是遼國大敵當前,朕早就發兵踏平了這等無恥小國!”陸承啟恨恨地說道,固然早曉得高麗棒子不是甚麼好貨品,但被他們從背後狠狠地插上一刀,陸承啟至今仍耿耿於懷。

馮承平趕緊解釋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義。先前我大順與遼國,乃是敵對乾係。遼國此行,定然是想與我大順罷兵修好,請言邊疆榷場之事……”

馮承平說道:“高麗說到底,也還是秉承我中原文明的小國,先前也不過是昏了頭才做出那般親者痛,仇者快之事。高麗國王也曾遞過國書,陳述不得已之處,陛下何不諒解一番?如果我大順再如此對待高麗,恐怕高麗與我大順愈行愈遠!”

馮承平謹慎翼翼地說道:“陛下,這……這不太好吧?”

陸承啟把後果結果一說,馮承平還是感覺有些不成思議:“陛下,如果遼國動亂安定,大肆發兵來犯,奈之如何?”

馮承平聽得這話,曉得高麗這回算是完了。好整不整,剛好踩中小天子的把柄,如何讓小天子放下戒心?

陸承啟感喟了一聲,說道:“不成能了……”

陸承啟有些好笑:“我大順,甚麼時候不是與遼國平起平坐的?莫非說我大順逼迫他遼國一頭不成?不見得吧,朕倒是看到契丹人要超出我們大順漢人之上!”

陸承啟曉得遼國現在亂成一鍋粥,那裡顧得上這個。始作俑者便是他本身,冇有遣使過來在陸承啟的料想當中。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甚麼好怕!”陸承啟淡淡地說道,“莫說契丹人,便是朕,也不會信賴一紙條約。那不過是保持近況,兩邊讓步的均衡點罷了。順遼乃世仇,如何能停歇刀戈?馮尚書,收起你的幸運心吧。不管是朕,還是那耶律洪基都清楚,順遼之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冇有第二條路可走。花花中原,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先前的匈奴,突厥,哪一個不是虎視眈眈?如此狼子野心,又豈是一紙條約能束縛得了他們的?朕決意趁機偷襲,不過是為了讓契丹人本身再內鬨多些光陰罷了。如此一來,朕便可更加安閒,更加有掌控反攻遼國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