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四百六十三章:灤河行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耶律良沉聲說道:“若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那便冇有厥後的大漢了。”

現在陸承啟的重生,開端對本來已經偏離了軌道的汗青,產生了更偏離的事情。如果不是他剛巧想起另有這場遼海內鬨的話,恐怕他都不會以為,汗青的軌跡還搖搖擺晃地順著本來的方向走。

耶律洪基也不想想,都下雪了,快到年關了,有誰不肯在家呆著,非得跋山渡水,尋甚麼大蟲!這不是笑話嗎,遼國境內大多為草原,高山峻嶺全在邊疆。再說了,太子山不過一小山丘,就算連綴起伏,又那裡會有大蟲了?

耶律洪基再蠢,也聽得出耶律良的意義來。不過就是皇太叔想誆他進營帳,然後埋伏好刀斧手,比他禪位罷了。耶律洪基剛想開口說話,耶律良持續說道:“陛下乃萬金之軀,何必親身看望皇太叔?老臣願待陛下走一遭!”

轉念一想,這為皇太叔已然四十二歲了,不算年青了。作為他兄弟的遼興宗已然歸西,他每日想得這麼多,身子差些也普通。耶律洪基不經意地說道:“那皇太叔還說了甚麼嗎?”

與野史上分歧的是,耶律洪基此次出獵,遠比野史上的時候要晚。在這個時空內裡,因為耶律重元的自作聰明,白白耗損了本身部族的元氣,還錯失了一次絕好的機遇。本來在七月那會,耶律洪基就會大張旗鼓地停止圍獵,那會纔是耶律重元最好的機遇。可惜當時耶律涅魯古還在回遼國的路上,底子趕不上!

隨軍內侍趕緊騎著頓時來講道:“陛下,下雪了,我們還是先停止宮吧!”

還未說完,一旁的南院同知耶律良聽了,趕緊說道:“陛下不成,莫非忘了楚漢爭霸之鴻門宴嗎!”

耶律洪基也算是飽讀經史之人,鴻門宴這麼馳名的典故,又如何不曉得!隻見他皺了皺眉道:“南院同知何出此言?”

“哦,竟有此事?”耶律洪基在存亡麵前,總算臨時拋開了對耶律重元父子的思疑,再次有些憐憫了起來。“那朕是不是應當去看望一下,畢竟是朕的親叔啊!”

想到大順的能人輩出,耶律洪基不由感慨萬分,比擬起大順,遼國還是太缺人才了。不管是文人還是武將,除了老一輩的,年青一代幾近都還冇生長起來,唯有蕭峰一枝獨秀。

這也是陸承啟為何敏捷調集樞密使,送出旨意,以最快的速率,遣王韶去奉聖州了。而還在皇家軍校的王韶,接了聖旨、完整的兵符以後,二話冇說,就一起上換馬不換人,一個驛站接著一個驛站,直往奉聖州而去。

內侍也是會晤風使舵的,趕緊笑道:“陛下仁慈,自是皇太叔的福分……”

陰差陽錯,幽雲十六州還是緊緊把握在大順手裡。便是現在,楊延朗的兒子楊文廣還是駐守在奉聖州。隻是陸承啟還不曉得,這位演義裡英勇無雙的楊六郎,早已經與世長辭了。他在奉聖州,頂著病軀與契丹人作戰不下二十場,老而彌堅,一手楊家槍使得契丹人聞風喪膽。終究還是病倒在奉聖州,最後牽棺木於故裡。朝廷感念楊延朗的忠義,特賜其子楊文廣為奉聖州州牧,劃一從二品官職。

要不是當時遼北邊部的阻卜諸部背叛,阻卜石烈太師阿裡底殺本部節度使,揮軍直下,恐怕遼國已然打下幽雲十六州了。時也命也,當遼國平叛了叛軍以後,大順將領已然換人。楊家將演義裡威名赫赫的楊六郎楊延朗橫空出世,與大將楊嗣一起,聯手鑄成了鐵桶般的長城防地,遼國毫無機遇,反而頻頻損兵折將。無法之下,遼聖宗才憤激地返回上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