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四百章:彆以為朕不知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見到本身親手指導的這個局勢,陸承啟非常對勁。朝廷上的勝利隻是一個方麵,更首要的一個方麵,還在官方。陸承啟可不怕士子們肇事,而是盼著士子們肇事,才氣把這個政令讓天下人皆知。手握《大順民報》,還怕指導不了言論嗎?

“以禮部之名,詔告天下。而後胥吏亦能科考,不再世襲。十品官製。官吏不再涇渭清楚。今後科舉,便是從那小吏做起,看政績升遷,由戶部考覈。”陸承啟淡淡地說道。

陸承啟聽了,說道:“如何,朕說的話,就比不得他們?宰輔都給朕撤消了,那裡還來宰輔?大理寺卿,你來講說,朕這個軌製,可否通過?”

……

一臉嚴厲的刑部尚書周延華。出列說道:“臣在!”

環顧了一下跪倒一片的大臣,陸承啟嘲笑道:“先前朕說過,誰跟百姓過不去,朕就跟誰過不去!這些胥吏如此可愛,即便情有可原。也是為惡一方,如何能赦免?十品官製,朕是必然要實施的,你們勸止也是冇用!吏部尚書安在!”

有了領頭羊,天然會有更多人跳將出來。“臣附議!”

“十品官員俸祿為一月八貫錢,由戶部理清胥吏人數,登記在冊,同一分發。今後不在名冊上的胥吏,皆為偽吏。偽吏之徒,杖責二十,罰款二十貫,三代不得科考。至於先前監察司查到的貪吏,一概緝捕,依法措置。”

“禮部尚書安在?”

陸承啟再把目光轉向周延華,說道:“周卿,任卿都這麼說了,你另有何話?”

現在擺瞭然是陸承啟朝綱專斷,他即便故意反對又如何?連宰輔陸承啟都不設,即便是現在權力最大的內閣首輔徐崇光,也冇有提出貳言,他一個六部之一的刑部尚書,能做得了甚麼?識相的官員,早就明白了小天子是下了決計要整治吏治的了。現在誰出頭,誰不利。冇瞥見已經跪倒一片了嗎,這些人說不定就已然上了小天子的黑名單了。

“下了例朝,你立時清算出各個路、府、州、縣所缺胥吏,把無實職的官員調派出去。至於聖旨,由內閣擬旨,呈給朕核閱。此事刻不容緩,朝廷不養閒人!”陸承啟以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

實在這十品官製的靈感,都是來自後代的公事員軌製。以吏升官,能夠察看候選人的辦事才氣。就如同陸承啟所說的,朝廷不養閒人。如果冇有辦事才氣,又不會為民辦事的,陸承啟如何能讓這類人身居高位?這不是拿本身的江山不當江山嘛!

悄悄聽他們說完,冇人再出來附議的時候,陸承啟才嘲笑道:“你們說得彷彿很有事理,但你們真的覺得朕不曉得嗎!你們不過是怕胥吏都有了官身,便與你們同起同坐,你們先前堆集的嚴肅便一掃而空。哼,打得好一手快意算盤,好一手快意算盤!”

陸承啟聲音宏亮,大慶殿中諸臣聽得清清楚楚,話音一落,職責在內的官員隻好說道:“臣領旨!”

陸承啟也曉得,如此不給他們情麵,他們定然挾恨在心。可他不在乎,這些心機不在國事上。不在百姓身上的官員,一個他都嫌多。既然現在看出來了,便給了一個眼神給許景淳。許景淳也是聰明人,很快便會心,悄悄把這些官員記實在心,等著陸承啟的過後措置。

吏治腐敗,宦海肅靖,是一個複興皇朝的前提前提。如果宦海腐蝕,複興皇朝從何談起?就憑陸承啟一小我,能撐得起全部大順嗎!一個籬笆還三個樁呢,一小我的儘力,卻有一群贓官貪吏扯著後腿,即便有大誌壯誌都淹冇在宦海的勾心鬥角當中了。為了根絕這個局麵,陸承啟采納的體例便是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