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_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6承啟難堪地哈哈大笑一聲,說道:“朕金口玉言,如何會食言?這件事啊,確切是大順的不對,我們兩國簽了三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的嘛。補償也是應當的,隻是你們承諾償還大順子民的事情……”

6承啟哂笑道:“朕也冇做甚麼,倒是奉聖州的邊軍,與遼國來了場友情戰,對吧,遼國使臣?”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小天子這是構和不成,開端耍惡棍了。這但是乾係到兩國存亡攸關的題目,小天子如此威脅遼國,就不怕遼國惱羞成怒,再發兵器麼?

非論文武百官,都憂心忡忡地看著6承啟,但願是本身方纔呈現了幻覺。但很可惜,6承啟並冇有吃錯藥,也冇有甚麼神經不普通。他隻是對峙大順的好處罷了,就彷彿耶律仁先對峙遼國的好處。

蕭韓家奴乍聞此話,也是一臉不屑。若不是遼海內鬨,早就把大順打得俯稱臣了,那裡有甚麼“不稱臣”!隻是現在情勢比人強,遼國經此內鬨,元氣大傷,有力南犯。契丹人再硬氣,也隻能順坡下驢,討要些錢銀歸去,好儘快規複元氣為上策。

這時,遼國副使蕭韓家奴出列說道:“陛下,這於禮法不當!中原向來是禮節之邦,為何陛下置若罔聞?”

冇法罰他們啊,罰俸祿甚麼的,不痛不癢,說不定人家來個“兩袖清風”,不是更成全這些“彆有用心”的臣子的名聲了嗎!貶官的話,他們的名聲就更大了,的確名留青史啊!當場免除官職,更不成能了,非論在哪個方麵看,他們都冇有出錯,不過是政見分歧勸諫君王罷了。要真的罷他們的官,恐怕他們的名聲更大了,6承啟也會被冠上一個“昏君”的帽子。做天子難,做一個好天子更難,要想做一個昏君,還不亡國的天子,更是難上加難!

冇想到這雲楓還真的挺硬氣的,硬扛著6承啟的目光,涓滴不為所動。右諫議大夫錢宗方輕微感喟一聲,說道:“雲大夫,這又是何必呢!”

右諫議大夫錢宗方見6承啟的臉上越來越丟臉,忍不住拉了拉雲楓的衣角。他們也算是攻守聯盟了,普通來講雲楓輕易打動,而錢宗方則油滑了很多。

耶律仁先不明白“友情戰”是甚麼鬼,但聽6承啟的口氣,彷彿是在推辭。他也不是傻子,當即說道:“陛下,奉聖州邊軍偷襲我遼國灤河行宮,導致我遼國宮帳軍士卒死傷近萬。陛下曾說過,要嚴懲奉聖州州牧楊文廣,及補償我遼國錢銀十萬貫。這些都是陛下親口答允了,陛下不會食言吧?”

6承啟擺出一副我強我有理的模樣,吃定了遼國會服軟,硬氣地說道:“我漢人禮節,是要看工具的。朋友來了,自是好茶好酒接待;如果仇敵來了,刀槍齊上。想必你們遼國也有所耳聞,朕曾說過,‘不稱臣,不進貢,不割地,不賠款,反麵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6承啟狠狠地瞪了雲楓一眼,心道:“你這個成事不敷敗露不足的蠢貨,看我不弄死你!”6承啟實在不算是記仇之人,可這一次雲楓算是把他給惹毛了,心中非常不爽,已經憋著勁,要給雲楓一個都雅!

6承啟這層次還冇捋順呢,如何能夠瞞得了這些個個精似鬼的老油條?盤算了主張不開口,可惜事與願違,不但李然跳了出來,就連左諫議大夫雲楓、右諫議大夫錢宗方,乃至連國子監祭酒王子傅,都紛繁跳出來詰問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