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讀書人職位的降落,一些傳統技術人的職位有了一些晉升,像是軍中□□工坊裡就有兩位被皇上親封為大師,另有王修晉船坊裡,一名徒弟雖冇被封為大師,但也被封為巧匠,賞了百兩銀子外,每個月另有二兩銀子,如許的封賞讓每一名工匠特彆的奮發。
王修晉的行動非常快, 不想電廠變火廠, 天然要把條條框框的端方定很多多的,這如果走了水,喪失錢是小事,人才的流失,另有那些盯著他的不放的,時不時想要從他身上咬一口的大臣,他如何能讓彆人占去便宜。一條接著一條的端方,被釘到板上, 不識字?看不懂筆墨?冇乾係,有專門的先生一個字一個字的講授,包管讓每一名讀懂,認清。
坐上馬車,李老爺子便感慨現在的餬口好,想他之前,夏季裡兵戈,能有個夾襖便是不錯不錯的。對白叟憶若思甜的故事,小孩子聽得當真,而王修晉則是思路飛散,不是他不想當真,而是貧乏一些代入感,有些事冇有切身經曆過,就隻是故事。
“頓時好。”王修晉落下最後一個字,把筆放到洗筆上,吹乾紙上墨跡後將紙放進信封當中,放到匣子裡。匣子裡如許的信封每年都會添上一封,若要拆開看,內裡記錄的內容並冇有甚麼特彆的,幾家鋪子的紅利,另有分紅,就這麼簡樸。
年底,王修晉帶著人清理了一年的收成,電廠還處於賠錢中,其他的商店因夜間停業時候的拉長,收益較著增加了很多。把一年賬目算好,該分層的把銀子劃好,列出票據,著人把錢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