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當帝王_第315章 白桿兵再顯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賀宣嬌把朱由崧偷偷拉到中間,嗔道:“陛下,您如果然喜好金花mm,就直采取入宮吧,何必如許眼巴巴的,令人看著彆扭。”

說著,朱由崧命人取來筆墨紙硯,略加思考,刷刷點點寫下一封信,用過印,寺人安林過來用嘴吹乾,用朱漆封好,然後交給劉肇基,“派人於半夜天,將此箭射入洛陽城中。”

半個多時候以後,戰役便結束了,血染山染,山嶺上到處都韃子的屍身,而朱由崧的禦營和忠貞營將士僅支出了傷亡不敷百人的藐小代價。

禦營當中,朱由崧端坐禦案前,禦馬監提督安林在中間躬身服侍,上麵擺佈兩邊是鄭鴻逵、劉肇基、鄭大木、李全、祖克勇、馬萬年、李柱石等初級將領以及賀宣嬌、馬金花、柳春紅等三位美女將領全都在坐。

更對朱由崧無益的是,這一役過後冇了後顧之憂,英親王阿濟格的三路用兵打算被打亂了。

劉肇基和馬金花、馬萬年一邊批示動部下打掃疆場,一邊命人向朱由崧報捷。

最後朱由崧道:“這一戰跟九江之役類似,都是攻取堅城,皆是敵眾我寡,但也有分歧之處,攻取九江時冇有後顧之憂,要攻洛陽須得防著鄭州方向的多鐸,二百多裡,對於清軍輕騎來講,不過是一日夜的路程。我們現在實有兵力不敷四萬,洛陽城有七萬多清軍,我們再分兵拒敵,這一仗就很難打了。是以麵前的洛陽隻能智取,不能強攻,不然傷亡太大,如何智取呢?我們不是放了吳三桂、馬寶和吳應廣三個俘虜嗎,現在是用他們的時候了。”

白桿兵爬上去後,卸了白杆槍,號令著攻擊了韃子的火線,這類猝不及防式的攻擊,令精銳的滿清八旗也亂了陣腳,兩邊在山嶺上拚殺在一起,這時嶺南麵的劉肇基聽到上麵如開了鍋普通的喊殺聲,心中大喜,這白桿兵太短長了,竟然攀登勝利了,馬家兄妹好樣的!

現在因為朱由崧的穿越,竄改結部分的汗青走向,這位遏必隆再也冇法和鼇拜一道幫將來的康熙大帝(假定這位愛新覺羅玄燁另有天子命的話)扶政了,二十多歲的他命喪這道叫不著名字的山嶺之上。

但是白桿兵分歧,這些石柱精英彆看個子不高,但個個身法健旺,身懷絕技,更特彆的是他們手中的白杆槍,槍頭是鉤鐮槍,槍尾是個大圓環,這類兵器的奇特之處不止在於衝鋒陷陣,還在於攀登峭壁悄崖。

三將謝恩。朱由崧說這話時在,眼睛一向不分開馬金花,馬金花小臉微紅,佯裝不知。

賀宣嬌、鄭鴻逵、李全等人冇有拿出詳細的計劃,表示唯陛上馬首是瞻,讓如何打就如何打。

“衝!”劉肇基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一聲令下,帶著禦營鐵騎往嶺上衝去。

等朱由崧帶著大隊人馬開到時,這裡戰役已經結束了,劉肇基和馬家兄妹過來參王拜駕,朱由崧非常歡暢,“三位愛卿辛苦了,軍務司記上大功一件,其他有功將士都有升賞。”

是以朱由崧一邊整休兵馬,一邊派出斥侯和錦衣衛刺探清軍的動靜,一邊調集眾將商討攻取洛陽的打算。

高稀有丈的山壁,這麼峻峭,不管滿清八騎精銳,還是久負盛名的明末三雄師,這些明末清初最勇猛善戰的步隊來到這裡也得望而卻步,束手無策。

禦營鐵騎和忠貞營是朱由崧的兩支王牌軍,合在一起六千人的體例,又是前後夾攻,不要說嶺上隻要一千多名韃子,就是一萬多名韃子此時也抵擋不住,一場以絕對賽過性上風的混戰,明軍全殲了這支韃子,主將遏必隆也死於亂軍當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