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_第168章 迎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寧武關北門上有一個高高的飛樓,門樓上,掛著一個“鎮朔門”的牌匾。這個鎮朔門,向來是山西鎮各軍堡進入寧武關的通道。

顧大刀一貫對黃來福崇拜,此時就更崇拜了。

在一乾武將當中,黃來福大姐夫,八角堡遊擊徐學世,黃來福二姐夫,保德州守備李應春,二人都是意氣風發地站在眾將的身邊。小舅子升任為總兵官,他們這些做姐夫的,天然也是臉上有光。而因為這個乾係,餘者的軍將們也是對他們著意奉迎,讓他們表情鎮靜,與世人談笑風生。

在世人的笑談中,很快,兵馬就離寧武關不遠了,世人能夠看到,城北華蓋山上那巍峨聳峙的護城墩。在那條長達四十裡的邊牆上,修建有一座三層高的華蓋樓。遠遠看去,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往東西兩邊延長的各堡彷彿鳳翅,怪不得寧武關又有“鳳凰城”之稱。

此時,黃來福一行人,正浩浩大蕩地往寧武關而來。從神池堡進入寧武關地界後,原始叢林到處可見,路的兩旁,儘是細弱的落葉鬆,針葉林,闊葉林。行進中,不時能夠看到一些褐馬雞,黑鸛,金雕,款項豹等野活潑物從樹林中竄出來。

不過黃來福管理五寨堡,八角堡,神池堡,老營堡等地能夠,要在寧武關屯田開礦,倒是有些龐大。畢竟那邊的地步礦山等物都是名花有主,各方權勢硬悍,好處盤根錯節。黃來福要順利停止,除非如在神池堡一樣大開殺戒,不過這是不成能的。

不過黃來福很奇特,他現在除了是總兵外,還是五寨堡,神池堡,八角堡,寧武關幾堡的管理使,專門在本地屯田開礦設廠等。這個官職很奇特,在現在大明官職上是冇有的。

因為黃來福上任,山西鎮各地的兵將都要前去寧武關拜見議事。是以,身為神池堡參將的三姐夫田大付,就帶著一些仆人們,順道與黃來福一起前去寧武關,此時,他策馬行走在黃來福的身邊。

黃來福任總兵後,馬久英公公水漲船高,也升任為監軍,同往寧武關上任。不過說實在的,馬久英公公還是喜好五寨堡多一些。不過職責地點,他也隻好與黃來福一同前去上任了。

城門口,一片的紅纓鳳翅,鐵甲森森。除了寧武關本地的軍將外,另有山西鎮各地趕來的將官,將一個城門口,擠得滿滿的。除了這些人外,在保護次序的軍士核心,還擠滿了看熱烈的本地百姓軍戶。大師都要看看,這名滿天下的年青黃軍門,到底是長個甚麼模樣。

楊小驢身後的顧大刀一向是興趣勃勃,左看右看,此時他奇特隧道:“軍門是總兵官,天然儘管兵戈了,屯田,那不是那些衛所旗軍們乾的事嗎?……如何軍門要去寧武關屯田呢?”

本來劉全利等人在劉明安麾下吃香的喝辣的,向來在寧武關表裡是橫著走。不過自劉明安被貶往廣東外,除了少部分人隨劉明安前去外。大部的親兵,也成了喪家之犬,誰也不想要,想要的也要不起。畢竟要養仆人親兵是非常費錢的,誰有那麼多錢來養他們?

對於寧武關的環境,黃來福也多少體味過,那邊的地步礦山,確切都被本地官員軍將們侵犯了。不過黃來福並不擔憂,他有本身的思路。

“寧武這個處所,還真是不錯!”

因為寧武關是鎮城,以是走在路上,頗多的驛站火路墩等。越近寧武關,火路墩越是密密麻麻,每隔一裡就有一個。按大明的烽火報警製,邊關有警時,撲滅烽火,一日一夜就要傳警四百裡,最大的支撐就是這些火路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