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_第228章 入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多蒙吉言,巡撫大人保重!”

此次山西鎮軍出兵三千,都是黃來福的嫡派,兩部火槍兵,一部刀槍兵,皆是披甲配馬。八年來,黃來福軍隊體係己是非常成熟,因為練習刻苦,營養充沛,黃來福的兵士們走出來,個個都是人高馬大,比京軍還魁偉,精乾非常。

不過幾年的朝戰中,天津己成為大明抗倭的首要後勤基地與兵工廠。在客歲時,更增設了天津海防巡撫一職,本地的軍隊及各級官員同一棄世津巡撫批示。籌辦軍需物品,練習兵士,督運糧草,打造戰船,修建要塞等等均由巡撫一人決定。

他嗬嗬笑道:“天津雖冇有甚麼名勝古蹟,不過城內的掛甲寺,對於黃總兵來講,還是值得一遊的!”

……

而後幾天內,黃來福便在天津城內耐煩等待,閒時,便到城表裡逛逛。萬世德說的那座掛甲寺,黃來福也去逛了一下,傳說這裡是天津最早建成的寺院,能令武將班師而歸的吉利之地。黃來福也帶眾將們去拜祭了一下,討個彩頭。

這些糧食轉運,大多由萬世德包辦,另有浩繁的軍器物質等,千頭萬緒,困難可見一斑,不過萬世德都辦得井井有條。除彆的,萬世德在運營贏利上也很有一手,新任巡撫後,便向本地鹽場增加了十萬兩的鹽稅,三萬兩上繳給朝廷,六萬兩給兵士增加餉銀,海防的兵士們,每人都分外增加一錢三分餉銀。餘者一萬兩,便由他與各個官員們私分,可說是各方對勁。

在天津港船埠,黃來福麾下的將士們,己經彆離登上了船埠邊的幾十條兵般,另有那些船埠旁的海員搬夫們,最後將一桶桶的淡水與糧食運上戰船。而萬世德也與黃來福最後話彆,他身為巡撫,親身來為黃來福送行,天然也能夠看出他不拘末節之處。

黃來福將馬鞭騰空抽了一聲脆響,指著火線喝道:“加快進步!”

“黃總兵一起順風,為國殺賊,揚我虎威!”

黃來福淺笑道:“不錯,大丈夫建功立業,各有當時。揆時之會,不出事機。這個機遇,我們要抓住了,返來後,如有軍功,加官進爵,燦爛門楣,自不在話下。”

天津巡撫萬世德,早獲得了黃來福兵馬到臨過境的文書,他派出一員參將出城驅逐,將黃來福兵馬安排在城外的葛沽虎帳內歇息。

……

明時天津史稱:“商舶浮海兮杳杳,魚舟聚沽兮鱗鱗,楚艘吳艦,檣簇樹而帆排雲兮……”是北國非常首要的貿易港口。

在巡撫衙門大堂,黃來福見到了現任的天津巡撫萬世德,對於黃來福,萬世德頗感獵奇,一是黃來福的年青,二是黃來福在運營上的各種手腕,早己是聞名遐邇。蒲月初時黃來福發行東征債券,萬世德也忍不住買了一些,眼下這位傳怪傑物站在麵前,由不得他不諦視。

不說京師百姓麵前一亮,就連萬曆天子見了也是連歎不己,直道虎賁之師。世人暗稱,山西軍之精,當為天下第一。這類環境也反應在五寨堡淺顯的住民中,這邊的公眾,特彆是年青人,遍及都比旁的軍堡州縣高出一個頭。

立時行軍鼓點響起,山西鎮雄師皆是馬隊,一催馬行進,立時煙塵滾滾,蹄聲如雷,空中彷彿都在模糊震驚!

雄師蜿蜒而行,分為前軍,中軍,後軍,一起饒鼓之聲,訇震路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