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當皇帝_第七章 學堂 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關緒清請完安後,直接去上書房。在那邊,他的漢文教員翁同穌早已等著他了。

“董徒弟請講。”

“天平天國自1851年揭竿叛逆以後,一支勢如破竹。在承平軍麵前,我們大清的八旗和綠營已經不堪利用也不敷利用,旗綠諸將畏敵如虎,或者望風而逃,或者臨敵即潰。承平軍從永安突圍一起打到南京,都冇有碰到像樣的阻擊。眼看就要北上山東,直逼都城了。蓑衣渡一戰家父帶領數千楚勇,就是現在勇營的前身。硬是擋住了天平軍一支五萬人的軍隊整整一個月的進犯,重創承平軍。厥後英法聯軍北上,在天津家父又與英法聯軍苦戰三天,最後為國捐軀了。”董梁看這天空,冷靜的說著。

關緒盤點了點頭。

我的天呢,還是當代教誨好啊。開學時,教員隻是說,要好好學習,每天向上。對笨的門生也就說說笨鳥先飛的典故,那裡要如許搬出孔子、莊子來啊……

“嗯,阿瑪教我的。在王府裡學的。”關緒清向來吹牛臉就不紅,細聲細氣地說。

“皇上請講!”

“謝皇上。”董梁也不客氣,直接起來了。

“董徒弟,朕有一事不明,還請董徒弟見教。”關緒清要問個明白,好不輕易找到個將軍,如何就這麼掛了!

又說了一會,就由景壽來教關緒清滿文了。那學得更是一個頭兩個大。差點冇把關緒清憋瘋,之前上課一個教員對全班四十多個門生,可貴打打打盹,開開小差。教員也冇體例發覺,現在倒好,一對一的講授。想偷懶都不可。

關緒清聽的一頭霧水,他老子剿除天平天國有功!那應當是在英法聯軍攻進北都城,逼著恭親王簽下北京條約後。纔有曾國藩的湘軍剿除了天平天國啊!那他老子如何在英法聯軍還在打天津時就掛了?那他如何剿除天平天國啊?他是看我小,用心唬我的?

哇靠,本來他老子是勇營的初創人啊。那現在勇營的初級將領不都是他老子的舊部?怪不得太後要把他放在都城了。勇營現在和湘軍是大清的首要國防力量。如果讓這小子出去,勇營可得改叫董營了。那朝廷就批示不了勇營了。怪不得慈安要讓他來教我,本來是想讓我拉攏他,讓他儘忠與我。怪不得那天慈禧彷彿很不歡暢的模樣,現在全明白了。

“朕聽翁教員說過,天平天國是在北京條約簽訂以後才剿除的。但是令尊在北京條約簽訂之前就為國捐軀了。那他是甚麼時候剿除天平天國有功啊!”關緒清問道。

關緒清搖了點頭。

就如許,總算熬到了下午。輪到關緒清死力圖奪的體育課了。

“快起來,董徒弟,你現在是帝師,不需求行此大禮。門生這裡給你作揖了。”關緒清說道。

這玩意還真有些年冇碰了,自從小學畢業後,那裡拿過羊毫寫字啊?不過關緒清本身一手字寫的不錯,應當不會太丟人吧。

“頭頂為天,腳下為地,頂天登時為人也。人生六合之間,若白駒過隙,俄然罷了。這是莊子的話,這話的意義是說,人儲存在六合之間,像駿馬過裂縫一樣,非常神速。萬物興旺,有發展也有滅亡。以是皇上要讀書,要創一番偉業,就要抓緊時候。孔子也說了:人一能之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就是說,彆人用一分勁做到的事,本身用了一百分勁;彆人用非常,本身就用一千分。如果能如許做學習,愚笨的人會變得聰明,荏弱的人也會變得剛烈。”翁同穌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