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士元是附和還是反對?”
“士元呐,你也是治兵之人,應當曉得兵戈打的是兵,打的是糧,但你可曉得,仗打到最後,比的是甚麼?”
“休要再提那五百零一張的事。”龐統甩開諸葛亮,雙手叉在胸前,瞪著諸葛亮說道,“再說咱倆除了友情,你二姐還是我堂嫂呢!”
……
“士元說的對,不過我擔憂的是,我們不攻打曹操,曹操會反過來攻打我們。”
“士元既然這麼說,那武陵幾座礦山,長沙幾條河道清理都貧乏大量工人,錢莊也需求十幾個精通速算的學徒,這些事情就奉求士元幫手想想體例吧!”
諸葛亮大笑不已,過了一會才說道:“對了,士元,比來元直傳來動靜,說於禁在昆陽一帶調兵幾次,彷彿有大行動,此事你如何看?”
“此事我和雲長聊過,雲長成心和這位曹操最信賴的外姓將領一較是非,然後殺進許昌,救出天子!”龐統說道。
龐統愣了半天,他已經無語了。
“我倒是忘了,孔明一向在使喚彆人的弟子呢!”龐統酸酸的說道。
諸葛亮放動手中的圓筒,嘿嘿一笑,“我瞥見或人躲在西南各種賞風弄月,蕭灑對勁。”
“我擔憂的就是這個啊!”諸葛亮說道。
“當務之急……”諸葛亮麵色有些凝重。
“這是新統計上來的糧簿,本年是個可貴的歉收年,孔明還是快點把其他幾郡的糧賦統計好,然後傳達主公吧!”龐統提示道。
諸葛亮很附和,固然荊州大部分地盤都已複耕,但是關中人丁希少,還是有大量的荒地的。
“放心,南郡武陵長沙已經提交上來,我都查對過了,至於零陵和桂陽,我已經派人去催了,估計也在路上了。”
“那孔明感覺該如何辦?”諸葛亮說的話不乏事理,龐統還真擔憂關中有失。倒不是擔憂一敗塗地,而是自赤壁以後,劉備一向穩紮穩打,屢戰屢勝,如此,已使得世民氣中,早有了“漢室當複”的動機,曹操如果然的出兵關中,隻要小勝一場,那天下民氣又要竄改了。
“冇錯,眼下我們看似與曹操勢均力敵,但論力量的集合,卻遠不如曹操。曹操要出兵,南下不過篡奪宛城,但往西倒是全部關中平原,我如果曹操,必然挑選西進,而不是南下。”
“咱倆的友情不是已經都在紙上了嗎?”諸葛亮一本端莊道。
“甚麼?”龐統問道。
“孔明多慮了,現在關中文有法正孫乾簡雍,武有張飛趙雲馬超,加上襄陽在手,糧食可沿漢水到達漢中,再運往關中,那曹操也不是三頭六臂,我聽到北方傳回的動靜,現在的曹操三天兩端頭痛,恐怕已經死期將至了。到時候,就是我們出兵北伐的大好機會。”
搬運、翻動,檢察紙張的效力遠在竹簡之上,以是諸葛亮減負了很多。
“當然是反對。當初曹操稱王時,我力薦北伐,卻被孔明和子讓禁止。現在不過方纔結束一輪秋收,府庫纔有了些許堆集,此時北伐,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如許做,不過是圖耗秘聞罷了。”
諸葛亮感覺,漢室複興以後,但是少不了張鬆一個侯位了。
“主公已經巡查到了關中,並且遭到了本地父老的熱忱驅逐,依我看,曹操如果此時出兵關中,那但是選錯了時候。”龐統自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