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當黃巾_第110章 說句心裡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劉宏點點頭:“此議甚當,諸卿覺得何如?”

何進瞄了一眼劉焉,然後朗聲說道:“臣舉一人,可為涼州刺史,便是破虜將軍,隴西董卓!”

司徒崔烈出班奏道:“微臣初任司徒,誠惶誠恐,劉太常之議,微臣也是感覺甚當,微臣附議!”

盧植反問何進道:“大將軍此言謬矣,如此說來,皇甫嵩與朱儁剿除黃巾,功蓋寰宇,不比戔戔敗軍之將董卓申明遠播,用皇甫嵩為刺史,乃是正理!”

而現在,他又要開端上疆場殺人了。

高燚嘿嘿笑了笑,迷含混糊想著,既然六軍裡有本身,豈能還讓董卓獨占鼇頭?

何進笑了:“諸公不是老是誇大以德服人嗎?那董卓素有恩德於羌人,此次討伐韓遂等反賊,也是在征用六軍之列,韓遂若知董卓為六軍之首,涼州刺史,必定不戰自潰!”

臨行前夕,高燚來到了王越墓前。

劉宏接著道:“劉愛卿既然提出此議,想必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不如說來聽聽,供朕與百官考慮考慮!”

這八千人馬,兩千五是精衛軍,兩千五是前鋒營,各有五百馬隊,五百步兵,五百弓兵,五百弩手,五百長槍兵。高燚分命顏良與文醜統領,他二人曾經在涼州作戰,有豐富的對羌兵作戰經曆,同時又從親衛營抽出一千人來,由典韋統領,覺得中軍,趙雲則領兩千遊擊軍,為開路前鋒。

數日以後,朝廷公然張貼榜文,以劉虞為幽州牧,丁原領幷州刺史,王睿為荊州刺史,劉焉為益州牧,涼州刺史不置,司空張溫領皇甫嵩、董卓、孫堅、陶謙、周慎、高燚,往討韓遂。

心念及此,劉宏睜眼看向一向不說話的大將軍何進道:“大將軍常日裡不是有很多話嗎?如何本日一個字也不說?你也說幾小我來聽聽,說不定有比劉愛卿更好的呢?”

前麵這些都是主要的,隻要最後這句話,彷彿纔是劉焉要說的關頭。

“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劉宏目睹這麼下去,又要激發一場唇槍激辯,便及時出聲製止,然後問向劉焉道:“劉愛卿所舉之人,的確合宜,隻是幷州張燕尚在,丁原若領州牧,會感覺朕是在熱誠於他,不如臨時仍任幷州刺史,等今後甚麼時候打跑張燕了,便給他升任州牧,涼州刺史的位子,先空著,此次征討叛賊的六軍,如有誰能大勝而歸的,便給他做涼州刺史,這個公允吧?至於陶謙,人雖清名遠播,軍事一定得力,便讓他隨司空張溫一同前去西涼,曆練曆練!”

不過讓統統人大跌眼鏡的是,第二日上朝的時候,天子劉宏卻好端端地坐在龍椅上麵!

高燚說著,俄然表情有些悲慘起來,說話也迷含混糊:“來到這個期間多久了,快一年了,熟諳了好多朋友,殺了好多人,打了好多仗,死裡逃生過好多次,乃至還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人,我常常想,我為甚麼會這麼榮幸,天下那麼大,人那麼多,恰好是我穿越返來了,這快一年來,我一向扭捏不定,直到看到老前輩因我而死,我俄然就有一種很孤傲,很孤單的感受!”

崔烈吃了個癟,臉上頓時無光,緩緩退回班列中。

“另有一處,為何不說?”何進這時俄然道,“益州也是無主,馬相趙袛連接米賊,莫非劉焉大人要親身去平叛?”

三今後,袁紹帶著新招募的三千人馬入了洛陽城,上表自陳護送劉大人不力,要求辭去中軍校尉之職,何進固然“大怒”,卻以袁紹新募士卒,力戰有功無罪為名,力保袁紹無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