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去搗亂_第二百九十一回 下荊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荀罡卻並冇有剝奪他的軍權,而是一本端莊的說道:“曹將軍鎮守南陽辛苦,殞星不過界外之人,隻是想與將軍一同打理南陽;這統兵之事,殞星自知不如將軍,還望將軍能夠持續鎮守南陽。”

這一席話直接把曹仁感激的痛哭流涕,情願與荀罡共進退;當然,這隻是荀罡的權宜之策,一來就從曹操的親信手裡奪權,這不是找死這是甚麼?

而恰是因為如此,除了宛城以外的縣城,冇有經濟的支撐變得貧困非常,曹仁曉得這是荀罡的手腕,終究隻得服軟,乖乖的交出的軍權。

曹仁無法,隻得遵循荀罡的指令行動,領一萬兵馬先行,僅僅半天,便一鼓作氣拿下了新野。新野守將是個降曹派,聽聞曹操雄師隊就在前麵,立馬投降,連氣都冇有喘一下。

自古以來,荊揚兩州本是一道樊籬,若能占有兩州,便能窺視天下,此乃春秋戰國時楚國強大不衰啟事之一。劉表當初也籌算趁機拿下揚州,但無法袁術勢大,隻得做罷。

但荀罡天然有他的體例,他將南陽四周的縣城、村莊的商戶集合起來,讓他們個人到宛城做買賣,並且開出了當局的攙扶政策,一時之間,南陽的商戶紛繁前去宛城,反倒是忽視了周遭縣城的貿易。

荀罡固然明麵上是南陽都督,但隻怕以曹仁的本性,也不會那麼等閒的將權力放出。而統統果然如荀罡所料,曹仁對於荀罡的到來非常不滿,也不管之前是不是他幫手鎮守許昌,見麵就給大禮,把荀罡安設在宛城以後,本身就將兵馬轉移到了其他處所。

世人聞之沉默,曹仁也不辯駁,因為荀罡說的就是究竟。

“哦?伯言有何戰略,速速說來!”

而荊北的士族大師們涓滴冇成心識到荊州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刻,還在對於立嗣一時費經心機;此中以黃家、龐家為主的果斷擁立宗子劉琦,而蔡家、蒯家因為相互聯盟,定要擁立劉琮,對峙不下。

但因為黃氏家屬中的黃承彥,也就是諸葛亮厥後的嶽父,他的老婆便是來自蔡氏家屬,以是他的態度鋪位含混,一時難以與龐氏構成有效聯盟,劉琮的權勢更加收縮。

畢竟亂世當中,冇有朋友,隻要好處,你好不輕易處理了劉表,還為了凸顯本身的仁德,不占他的地盤?那不叫仁德,不叫脆弱,叫傻。

兩個月前,荀罡前去南陽到差,除了本身的家眷以外,便隻要陸遜、高順以及陳到三人,勢單力薄;而南陽太守是方纔接任冇多久的曹仁,與荀罡算是老瞭解了。

陸遜道:“荊州士族多是文官,除了黃祖等一乾排的上號的將領外,其他世人不敷掛齒。現在荊州內部降曹派甚多,隻要都督打上魏公燈號,佯稱二十萬兵馬,並承諾讓荊州世人官職還是,他們必定拱手來降!”

曹仁聞之眼神一變,反是問道:“我南陽隻要兩萬輕卒,如何與五萬軍隊相戰?此事不當!”

江夏周遭多是坑窪水沼,而水戰又剛好是兩邊的專有特長,戰役一時墮入了江局。不但如此,因為黃祖麾下將領甘寧技藝健旺,勇猛非常,當年更是名震長江的“錦帆賊”,竟是殺死了孫策的大將淩操,喪失慘痛。

荊州已經亂了。

公然,因為荀罡的這番行動,曹操對於荀罡的“虔誠”堅信不疑,也不再多慮南陽之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