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堂內隻剩下袁紹親信,袁紹臉露不悅之色,責備沮授道:“劉備死了?此事為何不稟報於某?劉備死則死矣,你又何故提起,平白挫了我軍士氣。”
開初,襄陽砲射出的隻是十幾、二十斤重的碎石。這些碎石有些落在城頭上,有些落於城內。守城的軍士、民壯傷亡甚重,城內的民房也多有損毀。恰好楚軍的石塊彷彿無窮無儘,連續拋射了三天,幾近冇有一刻餘暇,弄得滿城民氣惶惑。
本來,衛旋曉得本身兵馬少於袁紹,而困獸猶鬥,袁紹一旦拚個魚死網破,他部下將士必定也會多有毀傷,以是使了個圍三缺一之法,放袁紹逃離。不過,他也不會讓袁紹如此輕鬆,早就佈下十麵埋伏之陣,這一仗需求殺得袁紹傷筋動骨。
袁紹一聽,頓時明白了,撫掌道:“此計甚妙,吾當厚恤二人,以收其心!”
不提袁紹忙著拉攏關、張二將,衛旋終究聚齊了各地兵馬,又打造了一百二十輛襄陽砲,前來攻打鄴城。
張郃倒是見機,拉起還在那邊怔怔發楞的袁紹就跑。他們前腳方纔分開,後腳又有一顆巨石砸中城樓。這一回,城樓再也撐不下去了,轟然傾圮。冇有來得及跑掉的沮授、逢紀都被埋在瓦礫堆中,目睹得是不能活了。
袁紹也早有籌辦,安排下督戰隊,凡退後者殺無赦,逼著軍士冒死前衝。而他本身則開了北門,以張郃、鞠義為前鋒,往外就跑。卻不料,北門外隻要少量楚軍,一觸即潰,任由袁紹、公孫瓚逃脫。
袁紹有兵七十萬,衛旋隻要五十萬,但衛旋之軍比袁紹精銳,兩次野戰,袁紹都是大敗虧輸,是以不敢出戰,隻能憑城扼守,希冀衛旋久攻不下,其軍自退,他好從後追殺,卻不料衛旋軍中已經換運來了很多五百斤重的巨石,正要他死守。
衛旋揮軍將鄴城四周圍定,在鄴城南門外架起一百二十台襄陽砲,仍然采取三段法,分作三組,輪番拋射石塊。
實在袁軍一敗再敗,哪另有甚麼士氣可言。隻是袁紹向來喜好把任務找到彆人頭上,以是纔有此說。沮授深知袁紹的為人,也不活力,笑道:“劉備是死是活,沮某亦無從得知。不過,劉備不死,關張二人又豈肯為主公所用?”
關羽也是渾身顫抖,手腳冰冷,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衛旋既將鄴城圍定,天然防備袁紹出逃,早在四門外佈下強弓硬弩,照著袁軍便是一通猛射。關、張、趙雲固然英勇,部下士卒卻非悍不畏死之輩,丟也幾百具屍身以後便紛繁後退。
劉繇、劉焉都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比起劉備這個冒牌貨不曉得強上多少,官位也高他一級,衛旋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到了第四天,城外拋來的碎石垂垂希少,彷彿將近耗儘。城內守軍終究鬆了一口氣,袁紹也放下心來,領了眾將來城樓上旁觀敵情。忽聽霹雷一聲,比平時襄陽砲的動靜更響數倍。正遊移間,就見一塊磨盤大小的球形巨石吼怒而來,正砸在城樓上。劈裡啪啦一陣亂響,煙塵大起,城樓當場就崩塌一角。
……
袁紹點頭道:“伯珪之言甚合吾意。關、張、趙雲三人頻頻欲替劉備報仇,可令其各引一軍出東、西、南三門與衛賊決鬥,你我則潛出北門,方可得脫。”
現在逃命要緊,袁紹也等不到入夜,立即命令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各自領兵出戰。關羽、張飛與劉備當年曾立下誓詞,不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現在劉備已經“死”了,他們兩個也落空了儲存的慾望。既然已經抱定了必死決計,那裡還怕甚麼巨石,大開城門,引軍就衝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