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溝去種田_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魚,灌香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兩大甑糍粑,一上午打完,音爸爸對勁洋洋道:“短長了!本年我們家的糍粑是寨子裡最早打完的吧?”

李君閣佯怒道:“如何能未戰先降呢?實際是查驗真諦的獨一標準,不嚐嚐如何曉得!”

這活要兩人共同,女生要趁木杵提起來的時候添飯翻飯,男生要碓出節拍便利女生把握木杵提起的時候。

妮媽媽笑道:“喲,這打個糍粑還翻書謀事理呢!我咋越聽越感覺玄呢?”

育爺爺笑道:“這也不是甚麼大事,娃子們愛鬨就讓他們鬨吧,過年顯得喜慶,如果有多的,乾脆搶龍神時放一掛,‘唧擔’時再放一掛,又不是放不起!哈哈哈!”

李君閣笑道:“阿音,如何樣?我說拉力賽準贏吧?等音爸爸再歇兩歇,我們就趕上了。”

凍魚實在是一道苗家入冬的時令菜肴,不過之前一到夏季就封山,李君閣都是夏秋上來,以是壓根冇見過這道菜。

隻如果過了兔日十二點,龍日就算到來,如果哪家恰好剛過十二點就說本身是在吃早餐,實際上講也冇有弊端。

阿音笑道:“不是要做凍魚嗎?需求一樣特彆的東西。”

接下來兩邊就耗上了,大筲箕上的糍粑越堆越多,越累越高。

阿音笑道:“確切不對,這是夜寒蘇,又叫胡蝶薑,路邊薑,跟家裡的生薑不是一回事。”

糍粑放涼後就變硬成一個個圓月,歐奶奶又在糍粑中間點上紅花,一個賽一個的標緻,摞幾個捆一捆拿去送人,又都雅又便利。

苗寨裡,這天哪一家鞭炮響得最早,哪家年過得最早,就表示哪家最勤奮。鞭炮最早響的就算搶到了龍神,那麼這家本年就發財。

然後蹲下來開挖夜寒蘇,李君閣拿起來看了看,跟生薑還真差未幾,不太小些,聞一聞,也有一股辛辣的味道。

談笑結束,一個寨老說道:“老把寨,本年我們寨子可分歧往年了啊,好些人家都在問,說這迎龍的時候可不成以提早些?”

李君閣說道:“你如何能如許呢?我都冇喊累,不準停!”

真是零難度,李君閣笑道:“這菜也太簡樸了吧?”

李君閣見幾位白叟家手指都泛黃,就摸出一包煙來給他們都發上。

歐奶奶將兩條鯉魚刮洗潔淨切成魚塊,放入水中熬煮到7、八成熟後,連續摻入白豆腐、山藥根、平菇、生薑、夜寒蘇持續熬煮至湯白稠濃,再放入食鹽、花椒攪勻,又持續稍煮少量,就連鍋一起端起來,放到背陰的涼台上擱起來。

閒著無事,李君閣來到廚房,看歐奶奶做凍魚。

阿音白了李君閣一眼,說道:“這花跟做冰粉的假酸漿一樣,不是我們中國的原生植物,是從印度馬來西亞傳過來的。薑花意味樸素。著花的時候一個花苞開出5、六朵潔白泛黃的花兒,每朵有三片花瓣,好像翩翩白蝶,故西歐把它稱作‘胡蝶百合’。”

妮媽媽笑得不可:“一邊一個拖後腿的,這活啥時候才調得完!算了你跟你爸都歇著吧,我跟皮娃一組得了!”

阿音說道:“哎喲不可,我也蹲累了,我也要歇一歇……”

事情議定,吃過飯送走寨老,阿音提著小籃子,拉著李君閣上山。

這叫“過地餐”,因為苗家人以為火塘是祖宗靈魂憑藉之地,飯菜必須用土陶容器裝著放地上,祖宗才吃獲得,這就相稱於除夕夜祖宗和本身一起吃團聚飯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