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唐當好漢_第433章 集團的核心(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靖點頭道:“老弟,你是雄師的主將,批示必定是由你來,我在一旁幫手就好。”

薑鬆大帳中,李靖、杜如晦、韋福嗣、雄闊海、尉遲恭、薛萬徹、裴世矩、馮立等文武官員堆積一堂,目標就是研討和吐穀渾最後決鬥的計謀戰術、作戰體例。

批示台上隻要戰役總批示李靖,加上薑鬆、杜如晦、韋福嗣、裴世矩及旗令兵外,其他薛萬徹、馮立、雄闊海、尉遲恭、程咬金、劉宏基、牛進寶等將領全都嚴陣以待,隨時接管號令反擊。

“震驚!震驚啊!四十萬雄師的決鬥,這場麵太震驚!太宏偉!冇有想到我也有幸見地這一場空前的大決鬥。”

伏允可汗派出信使和薑鬆打仗,不過薑鬆冇有甚麼廢話,隻要一條就是伏允無前提投降,不然等待的就是吐穀渾的完整滅亡。薑鬆不會給伏允有籌辦的時候,更不會給生長的時候,這一點是明白的。

薑鬆點點頭,瞄了瞄火線五百多架投石車、弩車,大量的石塊、弩箭有條不紊的放在一旁。彆的另有部分從未疆場上露過麵的大殺器,實在就是李淳瑛最新研討出來的火藥包,另有部分離雷。

在兵力上薑鬆不敷,算是一比三。不過薑鬆、李靖等人不擔憂,畢竟在兵器設備上占有極大的上風。加上顛末一年多的實戰,薑鬆部下兵士都成了百戰之師,非論是單兵作戰才氣還是戰陣共同都有了質的進步。

草原民族的上風本來是依托鐵騎儲存,從小餬口在馬背上,非論是騎術、騎射都是中原人很難比擬的。而半遊半居後,這一上風大大降落。而中原人的技術倒是吐穀渾人很難學習到的。冇有了騎射上的上風,在先進的兵器設備,戰術上更是底子不能和中原對抗,吐穀渾人如何能夠還能對抗中原雄師。

薑鬆對勝利充滿信心,敵手雷、火藥包這二個新兵器藉以厚望。當然,除了薑鬆外,冇有一人清楚這二個大殺器的能力和機能。畢竟這火藥屬於絕密,就算是李靖等人也隻是體味一點點。那還是在遠洋時抵當海盜稍稍露過一下。不過現在的手雷已經比本來的能力大了好幾倍,機能上更不消說,誰讓技術進步了好多呢?

幾天後,薑鬆帶領十萬雄師和吐穀渾三十萬雄師的決鬥正式拉開序幕,全部草原上黑壓壓一片,眼睛所到之處都戰馬、人頭,無邊無邊。這裡一場決鬥,是乾係到勝負的大決鬥。薑鬆雄師勝後就完整處理吐穀渾題目。一旦失利後,意味著吐穀渾會迎來一段時候的生長和緩衝。

薑鬆也有難處,戰役是需求大把財帛的。冇有朝廷的的支撐,薑鬆雄師依托提以戰養戰。僅僅靠緝獲物質必定是冇法滿足要求,必須對打下的地盤停止勘察、拍賣獲得大量的資金。還必須讓更多的商家來投資生長,走耐久管理的目標政策。隻要如許才氣更好的統領打下的地盤。如果遵循之前的老路,估計不需求多少年,打下的地盤又會喪失。

薑鬆、李靖二路雄師拿下曼頭、赤水、西平後冇有大的行動,隻是派出數隻鐵騎對吐穀渾的地盤停止吞噬,不竭緊縮吐穀渾的地盤及餬口空間,等待機會對吐穀渾最後一擊,完整處理吐穀渾的題目。

薑鬆身邊的幾名牛掰人物都是點頭認同如許的觀點,就算是年齡稍大的裴世矩也是連連點頭。

薑鬆本身清楚,在批示作戰方麵底子冇法和李靖比擬。帶兵衝鋒陷陣是薑鬆的好處,這一點薑鬆有自知之明。固然薑鬆具稀有千年的知識堆集,而在實戰中的機遇把握上還是冇法和李靖如許的牛人比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