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劍斬情絲_第121章 襄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瓊點頭:“西穀之言,深得我心。”他輕笑了一聲,“昔者,莊周為趙文王說劍,有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人之劍。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不敷為勇,無所用於國事也。凡成大業者,必有過人之節,包羞忍恥以圖,方是豪傑。”

“一言難儘。”楊瓊垂眸,淡淡道,“簡言之,我被沈碧秋暗害,乃至於武功儘失,現在,還是重傷未愈。”

西穀連駢道:“河西長廊道阻險難,殿下去了益州,莫非是要出關?”

楊瓊嘲笑:“無可何如?劉南圖和楊小巧已佈下天羅地網,隻等著我入彀。我一起遭沈碧秋的追殺,便是楊小巧命沈碧秋詔安江南武林,想借江湖之手撤除我罷了。”

曲必,二人一坐一立,又寂靜了好久。西穀連駢終究悠然一笑,喟然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十餘年來,猶憶當年康河岸邊,與殿下秉燭夜談,桃花半落,疏影橫斜,吹簫到天明。”他低聲吟道,“吸風飲露天外人,瓊花碎玉劍如神。可貴殿下還記得臣當日所題的詩句。臣實在是受寵若驚。”

西穀連駢道:“沈碧秋若不死,殿下終有一天要命喪他手。”

楊瓊淡淡道:“母上曾借劉南圖之手撤除我父君,現在,又想借誰的手撤除劉南圖呢?可惜我太不成器,竟然被劉南圖逼得走投無路。”他低低地笑了起來,“母上必然很絕望。以是,不得已纔開端親身脫手了。”

西穀連駢震驚地說不出話來,楊瓊伸脫手將大氅緩緩脫下,滿頭灰白而乾枯的頭髮隨之瀉下,一刹時彷彿衰老了十餘歲,如同已經步入了暮年。

西穀連駢道:“自古忠告順耳,何況沈碧秋素行巧舌令色,矇蔽視聽,誹謗君臣,並非殿下之錯。”

楊瓊道:“當年,我曾發過誓,永不下擎雲山。若非窮途末路,絕無顏麵來見你。”他深深歎了口氣,“當日是我默許將你逐出都城,現在想來,怎能不心胸愧怍?你是戊戌年的進士,第一甲頭名,狀元落第,名動天下。若非因為受我扳連,以你之才,怎會多年來一向屈居邊城,隻做了個小小的通判?我還記恰當日你送呈的萬言書,字字珠璣,胸懷天下,現在亦無人能出其右也。”楊瓊低聲道,“連駢君,你曾如此信賴我,我卻負了你,不但聽信讒言將你擯除,還扳連你壯誌難酬,你莫非不恨我麼?”

楊瓊點頭道:“不錯。我籌辦從渤海舊界向東走,自西屯入關東,再隨漠北的商隊回燕京。固然展轉邊關,風霜痛苦,但卻能夠避開追兵,曲線入京。”

楊瓊的神采微微一凜,他徐行走到窗前,苗條的指尖輕叩窗欞,沉吟道:“屯兵、簡政、推恩、釋權、峻法,”他回身看著西穀連駢,低聲道,“西穀,可曾忘懷昔日之誌否?”

楊瓊感喟道:“我當時正值幼年氣盛,血氣方剛,西穀所寫的字字句句都叫人熱血沸騰,特彆你是對西北邊城及渤海舊部的見地,深得我心。”

龜公將西穀連駢帶到一處僻靜的院落,待進的正屋,隻聽到琴聲潺潺,如流水瀉下。西穀連駢神采一凜,表示四周的人退下,單獨推開屋門,室內紗幔微拂,一個熟諳的人影正背對著他,端然坐在背光處,緩緩撫弄著台上的七絃琴。

西穀連駢道:“當日之言,一絲不敢或忘。大丈夫於世,唯名山摒擋身後事,必有所為,有所不為。臣被貶漳河之北,數年來聽任自流,蕩跡塵凡,以無用之用得以保身,為臣所挾持著大也,是故忍小忿而就大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