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劍斬情絲_第62章 祭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真真跪坐在蒲團上,喚道:“來人。”

太和殿的偏門被悄悄開啟,一個寺人弓著身低頭小步走了出去,跪在楊真真的身後,委/身蒲伏道:“主子在。”

正殿裡供奉著楊氏皇朝六代帝王的靈位。正中,是大清建國帝後的畫像。畫中的男人虎目虯髯,偉岸矗立,黃袍加身,極具嚴肅,乃是大清太/祖天子楊豪傑。與他並肩而坐的,是聖德皇後令狐尋夢。這位建國皇後的故事極富傳奇,她與太/祖天子鶼鰈情深,二人相約不生異母之子,是故,□□後宮並無妃嬪。但是先人所津津樂道的,倒是她的慧眼識英豪。她本是宋末關東第一幫會淨水幫幫主的遺孀,在亂世當中與太/祖結為伉儷。出身草澤的楊豪傑也是以嶄露頭角,成為淨水幫新任幫主,隨即躋身關東群雄之首。

她又一叩首,“列祖列宗在上,朕隻要一息尚存,決不會叫江山改成彆家之姓!”言畢,她緩緩站起家,看著孝宗天子的畫像,久久凝睇,很久,低聲道,“父皇,兒臣要讓你看到,楊青青當年能夠做到的,朕一樣能夠做到!”

畫像的右下方吊掛著一副金線裱裝的卷軸,畫捲上題著一行字:關中四結義。畫中四人麵南焚香,禱告六合。為首的恰是太/祖楊豪傑,他的身側站著一名儒雅墨客,羽扇綸巾,麵如冠玉,乃是當年的清社名流、大清建國重臣之一,武侯劉向天。下垂手的青年,腰間配著一柄彎刀,俊眉朗目,器宇軒昂,近旁註著一行小字:流花溪謝三。而在他左邊,是位年青公子,穿戴一襲湖紗長衫,風騷俶儻,身側亦注了一個名字:段介安。

楊真真的目光在太和殿諸功臣的名號之間遊移:公孫敬、劉向天、葉桎風……而最後一名,便是二十多年前率兵攻破葉赫城的一代名將歐陽長雄。楊真真的目光緊緊盯著“神威大將軍歐陽長雄”這幾個字,彷彿想從那一筆一劃中看到那人的蕭灑身姿。

楊真真緩緩跪下身,麵向楊豪傑的靈位,深深叩首。她抬開端,目光從六代帝王的畫像轉向兩側的牆壁。壁吊頸掛著數十塊香檀木簡,上麵篆刻著迄今一百三十年來數十位賢臣名將的名號和生卒年,而此中武侯劉氏一族便占有了近十個席位。建國十二名臣中,劉氏是延綿最久的權貴,也是獨一至今仍權傾朝野的世家,究其以是,便是大清迄今七世皇朝,劉氏一族中竟出了三位中宮,一名太後。太宗天子的結髮之妻便是當年武侯劉向天之女,亦是大清曆朝曆代最被先人所稱道一代賢後。文成皇後劉心雨十歲隨父出征花刺子模,年十五請纓救父,破敵於定軍山,時人稱其“紅巾少帥”,武侯劉向天讚其女“若為男人,淩煙閣上定有卿名”。恰好被劉向天言中,劉心雨不但躋身太和殿功勞名臣之列,亦母範天下十數年,成為大清閨中女子所效仿的典範。

這裡是禁城的最西端,乃是大清的皇家祠堂,亦是曆代天子的太廟。楊真真站在殿前的石階上,抬首望著照壁上精雕細琢的九條遊龍,神思恍然。殿內的值守寺人未曾接到皇命,乍然見到天子駕到,不免有些錯愕,急沖沖迎了出來施禮。

她微微一笑,低聲喃喃道:“謝卿,你畢生所想,便是篆名於太和殿,流芳後代,如此,你內心可歡暢麼?”

『貴爵將相,寧有種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