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劉修感激不儘。兩人又談了些軍事,董卓已經聽韓遂說了,劉修現在是段頰的入室弟子,他還把段頰請到晉陽來了,要在晉陽辦黌舍,培養軍官。董卓用力的拍著大腿”“德然,你這麼做,但是為我們這些武人出了一口氣啊。彆的不說,涼州三明本該是我們涼州人的高傲,是我們武人的高傲,但是提及來真是讓人懊喪,連皇甫威明和張然明本身都看不起武人,一心想著做學問,恨不得錄了本身身上這層武人的皮,鑽到讀書人的皮裡去,但是又如何樣呢?人家還是不睬他們。段公是個明白人,可惜他看錯了人,如果不是你救他,他大抵要和王甫一樣被砍了腦袋,掛在城門口示眾。你能建議天子在太學立兵學博士,讓我們這些武人能光亮正大的出入太學,絕對是大功一件啊。”
到了席上以後,世人見已經離任的董卓也跟著來了,不免有些奇特,但是又不好問甚麼,隻好用眼神扣問王允。王允很快傳下話去,表示大師籌辦一下,到時候給這個新來的刺史大人一個上馬威,讓他曉得一下不把幷州豪傑放在眼裡,卻去和董卓套近乎的結果。
董高見他這麼客氣,非常有麵子,連稱不敢。劉修又解釋了一下,說新來乍到,事件繁忙之類的。董卓也能瞭解,反而替他解釋了幾句,還打趣說:“如果不是大人公事繁忙,我那裡偶然候和韓文約談這麼久啊。”
劉修與董卓同車而行,用他的話說,我是騎馬到幷州來的,連車都冇有,實在是忸捏得很。董卓很感慨,他也不喜好坐車,更喜好騎馬,但是仕進的也要有官威,不坐車不可,如果是騎馬,會被人彈劾說分歧禮法。劉修有天子的聖旨,能夠不管這些,但是他還做不到這麼放肆。
既然如此,何不一起去吃午便飯,喝些水酒,接著聊下去,也好讓我們開開眼界。”董卓和劉修相談正歡,表情鎮靜,冇有重視到王允話裡的玄機,利落的應了。段頰倒是老奸巨滑,曉得這酒無好酒,宴無好宴,便推說年紀大了,身材不好,就不去了。王允也無所謂,段頰固然也是個侍中,也是劉修的教員,但倒是個武教員,他並不覺得然。
袁紹和陳椹演這麼一出,本來的目標就是表示袁紹的禮敬士人,現在目標美滿完成,天然是心對勁足。王允向他們一一舉薦幷州的才俊,袁紹與他們一一寒喧,他見多識廣,從小又是和這些人打交道打慣的,熱忱而又不失禮節,能讓每一小我都能感遭到他的友愛和賞識,
堂上坐著太原郡的豪強,有一些還是刺史府的掾屬,是其他各郡的名流,見王允引著一其中年人走了出去,都覺得這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紹袁司馬,一起趕上來施禮,七嘴八舌的說著欽慕之情。
部曲督牛儒應了一聲,向晉陽城最後瞟了一眼,剛要命令解纜,卻愣住了。董高見他冇動靜,非常驚奇,正要怒聲斥罵,親衛司馬胡栓叫了起來:“是韓文約!”“韓文約?”董卓現在一聽到這個名字就不舒暢,不過還是很天然的轉過了頭。
說完,他立即起家,返車回城,直奔刺史府,以弟子禮拜見段頰。段頰鼓勵了幾句,欣喜的看了劉修一眼,董卓的態度既然這麼好,那劉修必定是明白了他的企圖,並且做得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