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軍閥_第361章 運籌帷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馬躍心頭一跳,麵前俄然浮起一幅詭異的畫麵。

法正大步走到輿圖前,伸手沿著長江一劃朗聲說道:“可將百萬騎步雄師沿江陵至烏林的長江北岸一字擺開,共紮下十座大營,分十個點架設浮橋籌辦渡河!為了禁止我軍渡河,吳、楚水軍就勢需求分兵襲擾,如許一來,赤壁、夏口大寨吳、楚水軍的兵力就會減弱。”

張遼、張郃、程昱、賈逵等也紛繁擁戴道:“陛下賢明。”

“這……”

驃騎將軍太史慈亦出班喝道:“除了五萬水軍,我東吳也另有十萬精銳步兵,何謂有力抵擋?”

馬躍道:“在烏林港水軍大寨內打靠連環戰船,待連環戰船打造完成以後,可率二十萬弓箭手登船反擊,幫手甘寧水軍從正麵強攻赤壁,爭奪一舉毀滅吳、楚水軍主力。”

陳群點頭道:“本來是如許,那就冇甚麼題目了。”

經諸葛亮、王粲一番闡發,張遼、張郃恍然點頭,有種拔雲見日的感受。

“臣遵旨。”

承平九年(210年)六月。

曹真的這一決定看似孟浪,實在卻極其賢明,若論統兵,當世無人能出周瑜之右者,就算是涼太祖馬躍也自認略遜周瑜一籌,昔淮南之戰周瑜雖敗,卻不是輸在他的統兵之能上,而是輸在吳軍氣力不濟,周瑜縱有通天徹地之能,實也有力迴天。

說此一頓,馬躍凝聲道:“諸位愛卿都說說,這赤壁之戰該如何打?”

“臣遵旨。”

建業,吳宮。

涼太祖馬躍譴使傳檄,曹真急召丞相諸葛亮、大將軍張遼、驃騎將軍張郃,以及魏延、文聘、程昱、賈逵、王粲、劉曄等文武大臣參議對策。

孫權神采陰睛不定,俄然之間想起了周瑜,如果有全軍多數督周瑜在此,隻怕就不會有這場戰、降之爭辯了罷?並且,倘若真的要聯楚對抗涼軍,除了周瑜,還真冇有人能夠率領全軍,想到這裡,孫權再不躊躇,朗聲喝道:“金吾衛安在?”

陳群道:“不過孝直有冇有想過,投石機極其沉重,懸在江麵上的浮橋是否足以支撐投石機的重量呢?就算能勉強支撐,隻怕也安裝不了太多的投石機,而哪果隻安設廖廖幾架投石機,隻怕很難對吳、楚的水軍構成太大的威脅啊。”

馬躍環顧世人道:“大師另有甚麼更好的建議嗎?”

宋謙承諾一聲,急領命而去。

馬躍道:“率兵三十萬,分三處安營,當場搭建浮橋,以吸引吳、楚水軍分兵攻擊。”

孫權道:“刻即派人前去柴桑,召多數督周瑜前來。”

馬躍道:“若吳、楚水軍不分兵呢?”

蒯越忙道:“臣有失考量,請陛下恕罪。”

馬躍聞言頓時雙目一亮,喜道:“對呀,有了這條不成摧毀的浮橋,長江通途就變成通途了。”

馬躍道:“哪兩種?”

“對,毫不投降!”

法正道:“這個鄙人已經想過了,單憑木筏當然不敷以支撐起太多的投石機,但我們完整能夠在浮橋底下牢固中空的密封木箱啊!如果有大量中空的木箱綁在浮橋下增加浮力,即使在浮橋上架設上百架投石機也不是甚麼題目了,長文覺得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