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謀士_第七十四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既當瑜是弟兄,怎還無緣無端說些客氣話?”

常日悶頭悶腦,心氣樸重,當真低調的誠懇人一旦生機,跟夙來暴躁暴戾,掀桌摔碗當家常便飯的呂布發脾氣就不能相提並論了,連向來能說會道的燕清都被震得一時候說不出話來,本能地開端自省。

最叫他擔憂的趙雲聞訊自主賬趕出,親眼確認對方安然無恙後,燕清剛要開口,一樣肯定這裹得怪模怪樣、不倫不類的步隊頭領是自家智囊祭酒的趙雲,就將眉頭皺得死緊,毫不躊躇地跨出一步,倔強地將初邁入營內燕清給拖出外頭了。

不料燕清不但言而有信,還雷厲流行,距他提出冒昧要求隻疇昔半日工夫,滿心牽掛的好友就生龍活虎地上門了。

二情麵不自禁地緊緊相擁,不知過了多久,孫策才唏噓著鬆開,任周瑜細心地將他重新打量到腳,虎目潮濕地感慨道:“策得君之誼,畢生足矣,死複何恨?”

周瑜好笑地搖了點頭,據實相告:“瑜有一從夫,現於丹陽任太守一職,瑜偶有輔其行事,卻無正式出任甚麼官職。不知這個答案,可算勉強符合伯符情意?”

不想呂豫州卻魄力實足,在妙手回春,讓被比年戰亂給打得千瘡百孔的豫州煥產朝氣,一派欣欣茂發之餘,並未甘心冬眠不動,而是掌控住這大好機會,不聲不響地就攻了袁術一個出其不料。

孫堅留下的那批人馬固是精銳驕勇,始終眷戀舊主,不管是於呂布,還是袁術而言,都是個實打實的雞肋,唯有在其子孫策手裡,才氣收回超乎程度的功效來。

如果孫策所侍之主是個操行廢弛,言而無信的,今後叛出才稱得上師出馳名,事出有因,要輕易很多,呂布卻一點不似傳言中那般厚利輕才,輕狡幾次,還來這麼一下以退為進――如果真不正視孫家舊部,才做的順水情麵倒也罷了,可如果呂布真看破了孫策的潛質,有這份公然定奪擺著,又有那城府深不成測的燕清在旁幫手,難出甚麼大錯。

總角之交曆經磨難,闊彆相逢,自有無數知心話要說,等孫策終究想起來意,已是晚膳時分了。

因而眨眼間,不但偌大揚州於本色上完整落入呂布之手,連長安朝廷的天子也不知怎的受他勾引,將意味正統的符節印綬也賜給了他被封為刺史的首謀燕清,成績了名正言順。

跟驀地間被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暈,對這份信賴和慷慨誠惶誠恐,心胸感激的孫策分歧,周瑜一聽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呂布撈了份大禮,就隻剩下苦笑的份了。

這兩樁事情量極大的任務,都叫孫策離不開與呂布軍中的浩繁高階將領打交道,也助他儘快熟諳,以融入軍中氛圍,稱得上是一石二鳥。

“聽先生道公瑾在此,策還難以信賴,不想真有其事。”

聽趙雲氣勢洶洶地數落了純屬躺槍的呂布一通,被夾槍帶棒的言辭給一樣訓了個遍的燕清才緩過神來,好說歹說,方令趙雲不情不肯地放棄了立即將他遣送歸去的動機。

孫策見他沉默不語,不由得喚道:“公瑾?”

而周尚這個丹陽太守,名義上一向以來都是受揚州轄治的,一旦觸及己身,周家就不成能似局外人般安然張望了。

孫策摸著地兒時,周瑜恰就在驛站當中。得了燕清承諾後,他原籌算再等個一日兩日,再備上厚禮去以酬謝之名求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