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國當謀士_第一百一十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也就是客歲(初平四年)金秋一過,看到他們掙得缽滿盆滿,又得儘了百姓推戴的諸侯眼都綠了,忍不住有樣學樣,照搬燕清的屯田體例。

哪怕綁架了沮授,關押了荀彧程昱,又派了周瑜去公孫瓚軍中渾水摸魚,也仍然謹慎翼翼,唯恐有所疏漏,導致暗溝翻船。

因內心早有籌辦,在得知這訊時,已入駐修複一新的甄城、不必再在營帳裡委曲的世人皆都悄悄無聲。

不過,跟合三州之力,能在不影響各州普通運作的環境下,變更出快二十萬雄師的呂布比擬,這兵力還是差異得短長。

呂布微微點頭,兀自沉吟半晌後,驀地爆喝一聲:“好!”

對雄踞三州,占儘河南計謀要地,右邊隻得一個風燭殘年的陶謙,左邊則是守成不動的劉表,下邊雖有山越橫截,卻涓滴影響不了大局的呂佈勢而言,這場比武拖得越後,氣力差異就會越大,對他也更加無益。

呂布是擺慣了麵無神采的譜,對這料想當中的事,也非常淡定地毫無表示;郭嘉不著陳跡地跟燕清拋了個調皮的媚眼,燕清則揪準呂布不重視的空檔,鎮靜地反拋歸去;張遼與甘寧則麵前一亮,對這近在天涯的建功立業的機遇躍躍欲試了起來。

曹操天然不成能不看破這點。

當兩邊都兵盛糧足,成心天下,卻被對方限定住擴大法度時,交兵就成了不成製止的事。

對袁紹而言,狀況就要糟糕很多了:跟史上他安定河北,手握並、冀、幽、青四州,有幾十萬雄師,糧草豐沃,宣佈跟曹操分裂時的景象完整冇法比的是,目前真正被他完整掌控的,就一個冀州罷了,和青州的平原一地罷了。

在一樣的時候段裡,隻得冀州一地,且麵對內憂內亂的袁紹,哪怕極力積儲氣力,也是毫不成能拚得過呂布的。

固然在史上的官渡之戰,袁紹有著十一萬兵馬(號稱七十萬雄師),現在則是跟公孫瓚停戰不久,還能從冀州一地擠出五萬多人,已是出乎燕清料想了。

除此以外,袁紹不得不被動出兵,倉促出戰的啟事,就是這脆弱不堪的聯盟乾係:滿眼私仇,不知遠慮的公孫瓚隨時能夠撕破臉皮,趁火線空虛攻擊冀州,要臨時穩住他已是不易,豈能不儘快奮力一搏?

可這一仗卻不能不打,因為時候差底子冇有機遇存在:不趁著呂布尚未在兗州站穩腳根,結合公孫瓚將其擯除打壓,莫非還再等個一年半載,顧著惦記那隨時可取的河南尹,卻叫貪得無厭的猛虎養足了精力,再慢慢蠶食掉其他權勢嗎?

可惜袁紹慮多不決,硬是遲延了這麼久,才下定決計,放棄以逸待勞的天真設法,跟步步緊逼的呂布決一死戰。

何況他們是精銳之師,呂布的也不枉多讓。

聽著倒讓人較為放心:畢竟以少勝多的戰役聽著驚心動魄,場場都能讓先人津津樂道,而想要達成的前提也非常刻薄,需得天時天時與人和。

跟虛報人數,借個名頭唬人的環境分歧,燕清的耳目所探來的數字,但是實打實的這麼多人,且多是上過幾次疆場的老兵,與史上曹操所掌的人數浩繁、實在心散不齊,隨時內鬨的青州兵不成同日而語。

在獲得豫州那年,有呂布無前提撐腰的燕清就安閒做主,仗著財大氣粗,收攏瞭如此之多的流民,又供應改進過的耕具,外加減低稅賦,隻為進步荒地的開墾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