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倫還是第三個出場,他從裁判手裡接過兩顆球,然後隔空對那五個評分裁判拋出一個飛吻,一手抓著一顆球往籃下快跑。
霍華德點頭,然後張伯倫臉上暴露不懷美意的笑容,一把拉過身後翹著腦袋觀戰的基德大聲道:“你曉得為甚麼裁判們給格林分數這麼低嗎?霍華德說是因為這幫故鄉夥不想看到第二個衛冕扣籃王呈現,他們用心打壓格林,巨星打壓新人了!”
看到這一幕,評委們笑了,得民氣者得天下啊,隻要球迷們喜好霍華德,那最後的扣籃王必定還是他的。
之前在1994年的時候,插手扣籃大賽的球員有6人,按照抽簽決定出場挨次。首輪每人灌籃三次,總分最高的三名隊員進級決賽,得分最高的在決賽中能夠最掉隊場。決賽階段每人扣兩次,得分最高的為冠軍。
如許,終究殺入決賽的就是張伯倫和霍華德兩小我了。
歐文聳聳肩道:“我隻是感覺這孩子需求鼓勵。”
在初次行動失利後,穆恩的第二次行動實在也冇有真正完成,一方麵起跳時“躍線”,灌籃行動也不清楚,如許終究隻獲得44分,兩輪總分90分,低於格林的91分,差未幾算是被淘汰了。
武裝直升機一樣高聳的橫飛起來,張伯倫閃現在外的胳膊上肌肉賁起如岩石,他的左手抓著球在腰下一劃,舉起過甚頂,再次將手裡的球砸進了籃圈。
看到張伯倫如許的帶球姿式,馬龍笑著對幾個老友說道:“如果他的扣籃和他的帶球一樣遜,那我們是不是要憐憫一下這位國際同胞,儘量不要給他零分?”
魔獸穿上了超人大氅後他在過罰球線前麵一步位置上――也就是和先前穆恩一樣――貼上了一條紅色膠帶,接反彈球後大力灌籃,裁判又給了50分。固然細節上霍華德並冇有手碰籃筐的較著行動,但高高躍起的彈跳結果連絡上紅色大氅的伸展,很有表示力。
麵對籃圈張伯倫越來越近,當籃圈呈現在觸手可及的範圍內時,他右臂往前狠狠一掄,將球砸進籃圈。隨即,右手抓在籃圈上往前撕扯了一把,如許他開端降落的身材再次開端上升。
張伯倫撇撇嘴道:“那樣可真是熱誠了。”
看到馬龍的記分牌,張伯倫幾乎氣的破口痛罵,他媽的看來他和爵士之間的仇恨是至死方休了,這狗日的精銳到現在還卡他。
這個扣籃創意也不錯,並且與全明星賽的創辦主旨很符合,那就是與民同樂。隻是有張伯倫的雙吻框扣籃珠玉在前,名宿裁判們不太承情,並冇有適應滿場喝采給出滿分,而是隻給了45分――馬龍給出了滿分,但喬丹隻給了8分。
第二,2007屆扣籃大賽將引入錄相回放機製,為評委更加精確地評分締造前提。
扣籃大賽是nba全明星週末極其首要的一項比賽項目,僅次於全明星正賽,這項賽事從1984年開端設立,塑造了無數超等扣籃奇才,在疇昔的20多年中,既有身高僅170cm的“土豆”韋伯技驚四座,勇奪冠軍,讓人見地了“我能、無窮能夠”,又有被譽為“電影精華”的威爾金斯五年後的東山複興,更有籃球之神喬丹和傑森?理查德森的衛冕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