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_第87章 遊山遇達摩祖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濟公和尚來到了興國禪寺內裡的南麵的千佛崖的極樂洞內,對九個窟洞的佛像一一參拜。極樂洞是為此中首要的洞窟,有大小佛像八十幾尊。中間一尊為阿彌陀佛,盤膝禪坐,身後裝潢著佛光外型,法相寂靜。阿彌陀佛像的擺佈兩邊為觀音菩薩和局勢至菩薩,侍立各邊。

極樂洞的東側有一個洞窟相通,刻有彌勒佛像。

濟公想到這裡,因而上前向那和尚施禮,道:“大師安好,大師一身風塵仆仆,莫非是達摩祖師?”

唐朝貞觀年間,千梵刹院重新補葺,將千梵刹改名為興國禪寺。到了宋朝的時候,興國禪寺又加擴建。

濟公和尚聞言,歎了口氣,幽幽道:“隻是這是百年以後的事情了。”

隋朝開皇年間,山東境內佛教流行,虔誠的佛教徒在崖壁上雕刻了很多的佛像,隋文帝又命令在山腰處修建了千梵刹。千佛山今後廣傳播。

話說濟公和尚把華飛龍抓住,送到衙門後,便往濟南的千佛山處參拜。

喜好濟公傳奇請大師保藏:濟公傳奇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這千佛山屬於泰山餘脈,最後叫曆山,厥後因為隋朝的隋文帝建千梵刹得名為千佛山。

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香至國國王的第三個兒子,厥後拜在般若多羅尊者門下削髮爲僧。厥後成為了天竺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

達摩祖師回道:“佛法應在中土發揚光大,本來我之前欲返回西域天竺,但是以法眼察看到印度將來佛法式微,天竺國的百姓,人無品德,淫亂不堪,多造邪淫暴力之惡業,故不肯意再迴天竺。”

濟公察看此和尚,非中原人士,貌似西域來的和尚。細心察看之下,濟公和尚內心想:此西域和尚的風采表麵,莫不是達摩祖師?當年傳法於慧可,不是攜一草鞋返回西域天竺國去?現在又為何呈現在此處?

千佛山風景美好,層巒疊嶂,蒼林幽深,乃是濟南旅遊勝境。古稱為曆山,相傳舜帝曾在此處耕地,又有舜耕山之稱。

天子傳聞,因而命令讓人挖開達摩的宅兆,隻瞥見一隻草鞋留在空棺木裡,才曉得達摩已脫化成佛而去,因而把定林寺改名為空相寺。

厥後東魏的使臣在元象元年從西域取經返回的路上,遇見了達摩祖師禪杖挑著隻草鞋西歸,因而立即報於天子。

濟公和尚答覆:“隻是猜猜罷了,冇想到竟然猜對了,大師為何又來到中土,之前不是歸去西域了嗎?”

濟公和尚正在賞識洞窟中的佛像,卻見麵前有一個身穿紅色僧袍,頭髮微微有些捲曲,鼻高目深,一手拿著木頭禪杖,禪杖上麵掛著一隻草鞋。

達摩祖師聞言,轉過身,看向了濟公和尚,淡淡隧道:“汝能看得出來貧僧實在身份?”

當時達摩祖師自言本身已經一百五十歲。在梁武帝大同二年圓寂。眾僧哀痛之際,遵循佛禮將達摩祖師葬在定林寺內,並且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身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的碑文,以此記念達摩大師建立禪宗的記念。

達摩祖師對濟公和尚說道:“中土難生,正法難求,將來的中國事仁德之地,賢人代出,印度已經不是佛法之地了。印度群眾,不修善業,淫火染身,多行不義,奸人殺人,淫亂不堪,乃至不分物種。老衲對天竺國已經絕望了,故隻情願待在中國。將來中國能有賢人出世,教養眾生,挽救百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