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後守則_第二百八十三章 獻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二皇子再道:“兒臣等會也去趟外祖家,與外祖父和孃舅們籌議此事。皇後若要做成這件事,必會通過武國公府和農戶,兒臣會讓孃舅好好留意宮外的武國公府和莊二爺府上,看看他們有冇有甚麼行動。”

林嫤又叫來穆清,低聲交代了她幾句。

王首輔同意支撐開埠之事,二皇子至今一向感覺他同意得非常蹊蹺。他雖多次找過王首輔,但王首輔不是拒之不見,就是請了他出去卻擺佈而言他,他雖言辭誠心,但並不感覺王首輔又被他壓服的模樣。

吳氏聽到動靜後凝眉深思了一下,然後將二皇子叫進了宮裡來,將聽到的動靜奉告了二皇子,然後與二皇子談起道:“你說這動靜是真是假?皇上是真的籌算修建南北直道。”

這一次,就看吳氏和宣國公府能不能被騙。

說著內心哼了一聲,皇後想用銀子奉迎皇上,幫太子掙名聲,要比銀子,就是農戶也比不上吳家。

跟著另一名冇有開聲的陳閣老也表示了支撐,反對最激烈的甘閣老憤而上折致仕,而天子準了他的乞骸以後,開埠之事終究成了鐵板子釘釘的事。

一百萬兩銀子固然數額不小,但吳家也不是拿不出來。不,農戶獻一百萬兩,那吳家就獻兩百萬兩。

二皇子又道:“母妃再著人探聽清楚一些,倘若皇後那邊真的籌算藉助農戶獻上這百萬兩的銀子,那吳家也不成不獻,且要比農戶更早行動,獻得更多。修建直道是惠民之事,獻銀必能加大吳家和兒臣在朝中的名譽。兒臣不占嫡不占長,想要與太子一較高低,唯有在‘賢’字和民氣高低工夫。倘若這件事讓太子那邊占了個先,那隻會讓太子的名聲壓過兒臣。”

現在的戶部尚書是吳氏的父親宣國公,以是吳氏天然清楚。

時候到了八月,朝中關於開埠的會商,終究達到了一個鼎沸的狀況,而此時,反對一派和支撐一派相互對峙的局麵也終究變成了支撐之聲超越了反對之聲。

這大梁最富的是宣國公府,如果能趁此機遇讓吳家掉一層皮就好了。

林嫤冇有說話,隻是微微抬了抬眼和下巴,看向昭陽宮的方向。

說來吳家實在一定能有多心疼母妃這個女兒,現在還是看重母妃,不過是因為有他這個二皇子,為了家屬好處罷了。

然後探聽到皇後確切讓人傳信給了農戶,林嫤還召見了莊二夫人,在長坤宮說了好久的話,使她更加確信了皇後壓服農戶獻銀這件事。

後天子下旨,賜封崔琦為“鎮海侯”,命崔家持續鎮守東南本地,抗擊倭寇。(未完待續。)

林嫤將信寫好後,加上本身的小印,將信火封好,交給了慕枝。

吳氏看向二皇子,內心高傲起來。

吳氏越看兒子更加對勁起來,握了握他的手臂,又道:“好好乾,做幾件事出來,讓你父皇好都雅看,誰才合適當太子。”說著又想到了甚麼,問道:“前次你壓服了王首輔支撐開埠之事,皇上有對你刮目相看吧?”

吳氏這纔想了起來,與吳家籌議這件事件早不宜遲,趕緊點了點頭,道:“你去吧,好好跟你外祖父和孃舅們籌議。”

吳氏點了點頭,道:“宮裡你不消操心,我會著人好好探聽皇後那邊的意向。“

八月中旬,鎮守東南本地的崔家的族長,太子妃之父,渤海都批示使崔琦奉召回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