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_【1389 大結局1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俄國報酬了抨擊奧斯曼帝國在巴爾乾地區對其南邊斯拉夫諸國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像之前一樣,腐朽的土耳其軍隊遭到一係列慘痛失利。到1878年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時,奧斯曼帝國實際上已經落空了他的絕大部分歐洲東南部巴爾乾地區的國土和屬地。

1805年,英印總督巴洛同辛地亞、霍爾卡爾彆離簽訂條約,償還侵犯地盤,旨在挑起他們同拉傑普特王公的牴觸。1817年,英軍12萬人入侵馬拉特聯邦。在西塔巴爾迪和那格浦爾戰役中,馬拉特聯邦軍民固執抵當。

1802年,英國殖民者迫使馬拉特巴吉·拉奧二世接管“幫助條約”。按照條約,英國在馬哈拉施特拉常駐一支軍隊;馬拉特每年撥給軍費260萬盧比;英國監督馬拉塔的對外乾係。馬拉特王公回絕接管該條約。1803年發作第2次英馬戰役,英軍2.4萬人從南北兩路侵入馬拉特聯邦。英印總督韋爾斯利以分而治之的戰略,先打敗馬拉特聯邦酋長辛地亞和彭斯拉等聯軍,後又打敗了霍爾卡爾軍隊。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的季子。在兄長穆拉德五世蘇丹被宣佈得了精力病而遭廢黜後,在新奧斯曼黨人支撐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擁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

19世紀40年代,英國為了完成對印度的占據,將侵犯鋒芒指向印度的西北部。1843年,英國兼併信德。隨後,英國向旁遮普策動兩次侵犯戰役。英國殖民者從孟買派出信奉印度教的印度雇傭兵為主的英印軍隊,向旁遮普的錫克教住民區策動打擊。英勇善戰的錫克教住民和軍隊,在穆德吉鎮大挫英軍,在費羅茲沙也給英軍以迎頭痛擊。因為統帥特吉·辛格和拉爾·辛格在決鬥時臨陣脫逃,英軍在1846年2月20日攻入都城拉合爾。拉合爾的英國專員勞倫斯成為旁遮普錫克人國度的太上皇。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時候,因為海內經濟生長遲緩,奧斯曼帝國對內統治搖搖欲墜,民族衝突叢生。俄國人藉口土耳其當局彈壓保加利亞1876年4月叛逆過程中產生了對其南邊斯拉夫諸國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

18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20年代,英國向西印度的馬拉特聯邦策動3次侵犯戰役。1775年,英國侵犯者同僭望王位的拉古納特·拉奧相勾搭,逼迫後者簽訂一個屈辱條約。1776年,英軍以幫忙拉古納特·拉奧為名,侵入馬拉特聯邦,遭到該邦王公聯軍的固執抵當,被迫放棄同拉古納特·拉奧的條約。1779年,英軍打擊浦那。被馬拉特聯邦軍隊擊敗。1780年,馬拉特聯邦與邁索爾結合抗英,1782年被英軍打敗,簽訂《薩爾拜條約》。按照條約,英國雖占有薩爾塞特島,但懾於馬拉特聯邦強大氣力,仍被迫償還所奪去的馬拉特聯邦全數國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