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此時的產業才氣勉強收支天下前八,卻敢單挑天下第一和天下第二的兩個產業國度,統統人都以為華皇瘋了。
王大山和葉卡婕琳娜克裡莫娃詫異的看著陛下,這一次,華皇冇有讓潔格格和李泰熙跟著來,她們兩個留在阿什哈巴德,和葉卡婕琳娜克裡莫娃在一起。
華皇點點頭,“跟我想的一樣,你們持續。”
他們不敢從非洲登岸進犯蘇伊士運河和開羅地區。
王大山嚇得從速閉嘴,支支吾吾的點頭賠不是。他是被英法的標準配置形式給影響了,英法就向來都是脅參軍打頭陣嘛。
“陛下,是不是要讓那些脅參軍打頭陣?”王大山問道。
這較著是老成慎重的一套,非常公道,如果不是有幾百萬伊斯蘭兄弟做後勤,華軍底子不具有跑到歐亞大陸連絡部向全天下最強大的兩個產業國度應戰的氣力。
此次戰役中,華軍是完整公理的一方,舉著的大旗就是庇護強大國度不再遭到殖民欺辱。
火力方麵,也是英法土聯軍占有絕對上風,華軍的總裁1878式步槍固然是疆場中最早進的,但是冇有大炮的優勢,將步槍的上風,全數抵消掉。
英法土聯軍總批示官是英國將軍克裡斯拉蒙特和法國將軍特雷弗克萊夫諾特。
即是說,華軍4個師的實際參戰兵力不是12個旅,而是隻要11個旅,不到8萬人,隻要7萬4千人擺佈,以是兩邊的兵力差異是1比8,而不是1比7,這是龐大的兵力差異。
這仗能這麼打嗎?
華皇笑道:“這就難辦了?如果我是英法土聯軍的總批示,我也會采取這麼一套穩紮穩打的計謀,不過,越是如許,馬腳越多。現在反倒好辦了。”
打怕了是一方麵,彆的一方麵,英法聯軍此次過來,已經是動員了目前能達到的最大的經濟才氣了,7個師的遠征軍,起碼要初始耗損70萬華元,這還隻是初始的,如果算上每個月的戰役耗損,起碼要140萬華元。
華皇冇有將上百萬的伊斯蘭兄弟當作武裝,全數作為扶植兵團,和從阿富汗脅參軍,另有印度脅參軍轉過來的上百萬人,弄出了二十多支扶植兵團作為華軍的補給後盾。
法國終究決定出兵,特彆是在經濟危急的困擾下決定出兵,這是因為茹費理壓服了部長集會,不能放棄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殖民打算,打敗華國以後,他們將更多的獲得殖民地,這是此前和英國輔弼本傑明迪斯雷利達成了共鳴的。
英軍總批示克裡斯拉蒙特和法軍總批示特雷弗克萊夫諾特的精確計謀,使得華軍的勝算連一成都不到了。
“陛下,我們之前研討過,打擊更加對我們無益,敵軍的兵力數量大,倒是臨時構成,矯捷性不強,如果比及他們的炮兵擺好陣型,我們必定抵擋不住。”王大山對華皇先容道。
“陛下,不消親身去吧?交給王大山便能夠了。”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對華皇道。
英法土聯軍的總批示部和總後勤設在伊斯坦布爾,華軍的中轉站設在阿達納,中間隔著埃斯基謝希爾和安卡拉。
克裡斯拉蒙特為正,特雷弗克萊夫諾特為副。
王大山不曉得該說甚麼好了,歸正他是絕對想不到華皇製定的這一套戰術的,這純粹是打賭,王大山敢必定,天下上任何一個軍事批示官,都不會製定出如許的戰術,不但繞過處所軍事重鎮,還要去主動進犯處統統20萬軍隊數量以上的雄師,更可駭的是,中間平行推動的一支軍隊,也有20萬以上,兩軍相隔不過百裡,這真的叫虎口拔牙,還是拔一顆超等大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