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_第三百零七章 大戰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至於土耳其嗎?固然不管從產業還是團體氣力來看都上不了檯麵,但是它處於亞非歐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上,印度。這個英國女王王冠上最燦爛的明珠,它和英國本土之間的聯絡但是要顛末土耳其的。而如果奧匈和土耳其能夠聯手的話,直接就將俄國完整伶仃起來。乃至如果意大利插手到德奧一方的話。全部地中海東部都將是你們的天下,乃至攻占蘇伊士運河也不是不成能,為了應對這類局麵,英國人必須排擠水兵支撐法國。”徐傑的闡發非常到位,充分的來由讓提爾皮茨也不由動容。

汗青上,以一戰的戰艦為例,為了尋求高航速,英國的戰巡在防護和火力上都要比同期間的戰列艦差上很多,而噸位上則多出很多,比方英國的鐵公爵號戰列艦,水線帶的主裝有300MM(固然很低),上裝是9寸。設備有10門13.5寸炮。排水量是2萬2千噸。航速21節,而英國的戰列巡洋艦獅號,則是主裝甲帶9寸(延長高度充足),設備有8門13.5寸炮,航速是27節,但是排水量卻達到了2萬6千多噸。獅號不但火力和防護不如鐵公爵,就為了速率,重量整整上升了4000噸擺佈。

“英國人底子就不消近岸封閉,隻要英國能包管本土的安然和將德國水兵緊舒展死在北海便能夠了。這類體例既省時又省力。”徐傑搖點頭說道。

“法國的海權是建立在對殖民地的保持上,也就是說法國水兵中的相稱一部分艦隊是分歧適主力決鬥而隻合適巡查殖民地的,我想如果您有機遇看一下法國人的巡洋艦便能夠明白這點。”徐傑笑著解釋道。

要說徐傑為何不遺餘力的給德國水兵支招,實在最底子的啟事在於如果中原想有一個安穩的生長環境並且有機遇向東南亞乃至更遠的處所擴大的話,就必須讓列強得空東顧,而要讓列強相互管束的話,第一次天下大戰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實際上講,如果遵循汗青上的環境來看的話,不管德奧和土耳其如何運作,美英法俄意五國終究都能夠把德奧和土耳其拍死,以是在這類環境下,如何讓德國給美英形成更加沉重的打擊,讓英國和美國在戰後也冇有才氣向遠東滲入就成了徐傑的目標。以是,徐傑必須幫忙德國,同時也恰當的幫忙英國,這場戰役打得時候越長,兩邊喪失越大,對將來的中原越無益!

“高速戰艦和緩慢戰艦不是一個觀點,所謂的高速是指比對方的主力艦速率略微高一些,而不是說航速超越了統統敵艦。極限航速的代價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想是小我就明白。決鬥型艦隊的首要題目是火力,隨後是防護,航速隻要能略微高一點就行,航程和試航xìng則是以夠用為標準。”徐傑耐煩的解釋道。

“而更首要的是。法國艦隊不成能打過英國艦隊,法國艦隊被豆割成兩個大的艦隊,一支是大西洋艦隊另一支是地中海艦隊,而二者之間的聯絡被直布羅陀海峽上的阿誰要塞所豆割,以馬漢先生的觀點來看,法國水兵冇法集合力量去戰役,處於戰役中的外線,而英國卻能夠同時集結本土艦隊和地中海艦隊協同作戰,剩下的不消我多說了。”徐傑以一種考較的語氣說道。

“我想問一句,貴國現在不是要和英國一起對於俄國嗎?那為何又幫忙德國尋覓對抗英國的體例?”提爾皮茨話鋒一轉冷冷的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