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很清楚汗青上的日本在甲午戰役中底子就冇出儘力,如果得知這一經曆公式,必然會像發了瘋一樣冒死加強水兵,僅能內部挖潛的北洋海軍如何能有勝算?李暉乃至思疑,光是將來北洋海軍大量換裝爆破彈的動靜,就很能夠會導致日本水兵的氣力超出汗青同期一大截了......
既然是經曆公式,那就必定是弊端的,並且李暉要求儘量簡明,這偏差天然更大,但實際中打殘一艘兵艦所需的炮彈射中數本來就有很大的顛簸,隻要能夠總結出大抵的規律,應當就有不小的參考代價了,“彷彿是跟單發能力的3/2次方成反比,這可不得了啊!換成銀色火藥後,炮彈的爆炸能力不是本來的4倍(軍用黑火藥在絕對封閉空間內爆炸的極限能力能夠達到tnt的45%,但實際中很難有這麼高,普通都在三四成之間,李暉這裡是以0.35的能力係數作為計算基準。),而是8倍,這個晉升幅度可就太大了......”
“爆破彈”科技固然是第二行的子科技,卻到現在還冇開端研討,因為它有一項前提科技是產業分支礦冶子分支的三級主科技“低本錢冶鋼”,後者也是以成為了李暉研討的第一項三級體係科技。固然是第三行的主科技,科研難度達到了3,不過“低本錢冶鋼”的科研年代卻非常地靠前,竟然纔是1860年,是以所需的時候和銀子都不算多;而不過是二級科技,還是子科技的“爆破彈”就更不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