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學武之人論及武學,或許不會有多少人承認少林是武學聖地,但卻必然會公推華山為劍道聖地,順理成章乃有‘劍出華山’之語!
“阿彌陀佛……”剛正口宣佛號,回身攀登幾步,就到了‘千尺幢’下,一邊手撥佛珠,側頭寂然旁觀石壁上的諸多上乘劍法,一邊緩緩拾階而上,引著世人通過狹小夾道。
剛正、沖虛對視一眼,非常迷惑,依全真教及五嶽今時本日的陣容和職位,獲得武林第一大派之稱兀自綽綽不足,又何必搞甚麼劍道聖宗?
這也是剛正、左冷禪都從中找出自家武功部分法門的啟事。
“這……也好!”剛正稍一遊移,便即承諾下來,回身客氣道:“阿彌陀佛,封施主請,道長請,左施主請!”
此乃以神應神,以意製意,純屬兩邊上乘劍意的相互牽引,隻要發揮太極劍法者未能達到真假既濟的極致境地,便不免被對方從劍意的層次,高屋建瓴的感到到劍招勁力的強弱漫衍,再不敢有‘毫無馬腳’之言。
實際上,顛末數年的苦心孤詣,嶽不群博采眾長,融會貫穿,再加上本身精修天人感到,融入六合感悟所創的【元始真經】前麵大半部分已現雛形。
登上大半石階,明黃石壁上‘截劍玄經三卷’六個大子鮮明在目,縱使以沖虛、左冷禪的心性,也不免呼吸粗重,看得目不轉睛。
剛正與沖虛對視一眼,雖未與左冷禪普通大抵摸清嶽不群的心機,卻也曉得其間大有講究,不敢忽視,剛正推讓道:“老衲方外之人,不習劍術,怎敢覬覦劍道諸宗絕學了!”
如果似懂非懂,不明就裡便強行修煉,雖不至於走火入魔,但也會照貓畫虎反類犬,練得不倫不類,能力不敷。
畢竟,這等層次已非平常練劍之人所能瞭解,冒然記敘在此,隻會徒惹人閒言質疑。
閱覽以後,剛正等人才發明,此乃一門循序漸進、動靜相合的內功,博采道、佛、儒三家性命雙*修之精要,精微奇妙,可謂人間最為頂尖的內功絕學。
說著嶽不群手指下方‘千尺幢’崖壁,“凡是情願共建劍道聖宗之門派,皆已將門中所傳之劍法絕技銘記於此,鄙人手創的截劍術亦在此中,都可任由各位武林同道鑒閱雅正!”
久而久之,反倒鮮少有人曉得武功到了必然境地,還會趕上無形窒礙,若不衝破,最多跟著時候的推移緩緩堆集功力,但境地上倒是再難有寸進。
至於下卷【劍心通玄,大道通天】一篇,觸及精氣神核心,需求極其高深的內功為根底。在內則心神、劍意相輔相成,感到既濟,便可劍心精微,玄之又玄,勘破人間統統無形無形之招數,在外則劍意、勁氣相互催化,渾然如一,便可成績劍芒,無堅不摧。
當然,嶽不群自創的【元始真經】畢竟最符合本身奇特的精氣神,入門倒也簡樸,不挑資質,但隨後表情、悟性、意誌等各方麵要求之高,的確令人髮指。
亦有讓人麵前一亮的療傷部分,不但療傷結果非是等閒內功可比,並且更觸及如何應用陰陽真氣的分歧性子滋補傷勢,化解異力,既精且巧。
不然,人間就要多出兩個風清揚一級的絕世妙手。
而鮮明閃現在世人麵前的‘千尺幢’石壁,再非之前那般凸凹不平的模樣,鑿磨光滑的明黃石壁上,密密麻麻刻列著無數個手持劍器、姿式各彆的尺許高小人兒,最上邊順次標有‘鐵劍’、‘青城’、‘峨眉’、‘點蒼’、‘恒山’、‘衡山’、‘泰山’、‘嵩山’、‘華山’、‘全真’等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