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譯、韋謩等人當即苦勸不止。
當然,鄭譯也說出了世人的心聲,自宇文贇傳位於宇文闡,自居天元天子以後,不但他本身更加肆意遊戲,還頻頻呼喚親貴大臣跟從,出入冇有節製,有儀仗隊侍從,早出晚歸,伴隨者儘皆苦不堪言,冇法忍耐。
淮南郊野,幻魔一號正帶著一乾吳王府官吏觀察災黎營地。
婁昭君等人亦有同感,卻都因所知資訊太少,抓不住此中關頭。
婁昭君畢竟在北齊暗藏多年,曉得此中短長關竅,沉吟道:“際此大變時勢,那些邊邊角角的手腕全冇大用,唯有將一個威名赫赫之人頂上前台,獨攬大權,方可一舉奠定乾坤!”
畢竟另有早已繼任的小天子宇文闡在,大周朝野經曆了連續串目炫狼籍的變動後,垂垂趨於穩定,丞相楊堅挾幼主以令天下,獨掌軍政之勢已不成違逆。
更有甚者,宇文贇但有不遂意,自公卿以下的官員,常常遭到刑杖的鞭撻。對人鞭撻時,以一百二十下為準,稱為“天杖”,今後又增加到二百四十下。宮女和在宮中任職的女官也都如許,後、妃、嬪、禦,固然遭到寵幸,也多被鞭撻背脊。
言猶未已,屋內氛圍頃刻呆滯起來,祝玉妍還冇甚麼,婁昭君等長輩丟臉的神采令聞采婷忍不住嚥了口唾沫。
現在忽逢大變,陰癸派苦於在朝中冇有一個強有力的代言人,隻能坐視楊堅黨同伐異,一步步收攏軍政大權,婁昭君等人大感無法之餘,不約而同地又想起石之軒。
聞采婷考慮一下,吞吞吐吐道:“我在宮裡聽小寺人們說,楊堅已經籌辦以小天子的名義下詔正式規複佛法、道法,之前被迫出家的和尚、羽士如果誠懇修行的,能夠規複教徒身份,重歸寺廟、道觀……”
………………
女主天下,必定是一條艱苦而盤曲之路!
可惜石之軒現在正在千裡以外的揚州,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她們想要與他重新聯手也難以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