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怨_第七十九章 歸去前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越兒是擔憂她不肯隨你進宮?”

“連夜扼守,身子如何能扛得住?”

聽此話語,瞧著此時黯然失神的他,班念烈終不再多言,隻單單輕拍了他的肩旁以作安慰,而後便輕笑著,徐行下了山崗。

“越兒,你於郢都周邊驅除時疫,救百姓於水火一事,全部大燕人儘皆知,皇城之人更是耳熟能詳,那首由驅疫之方而改來的兒歌,街巷販子當中孩童爭相傳唱,可見你已深得民氣,立如此大功,大王定會順民氣之所向對你刮目相待,即便心中仍然有怨怒之氣也念及此事深埋於心而不會冒然透露,此次回宮,你便忘懷與王後的那段舊事,如平常一樣,禮節舉止恰當,說該說之話,做該做之事,便可,隻是・・・・・・・”班念烈蹙眉,轉眼望著他,頓了很久,方又道:“另有一事,我須得提示你。”

現在,他立於山崗之上,任衣袂隨風飄蕩,瞧著眼下的都城之景,那遠處縱橫的阡陌,四方平整的地步,狹長寬廣的街道,層疊交叉的低矮房屋,皆於晨光中稍顯昏黃親熱,想到於此三載之間的各種,不由思路萬千。身後模糊傳來腳步聲,他回過甚,瞧著那跟尋至此的班念烈,神采安靜。

“夫子請講。”

“坐近風塵,不沾凡裳;食儘炊火,仙客皮郛,這宮外三載之間,受儘痛苦的越兒不但毫無販子之人的頹廢墮懶之態,反而還是這般的氣度不凡,資質卓然。”班念烈於山崗上站定,瞧著高越道。

“昌兒,你天生根骨極佳,又自幼習武,精通騎射之術,倘若一向留在郢都,清閒於山林之間,用這過人天賦單去以打獵為樂,當真是孤負了,為父將你送進宮,是想讓你能有一番作為,再者,那高越太子心胸天下,定不會對你那小小的無禮之事而耿耿於懷,全部皇城燕宮,他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份及其高貴,也是將來大燕之主,你陪侍在他的身邊,定會前程無量,定可發揮抱負,昌兒,你長大了,便不成再獨留於鄴郡整天閒遊於山林之間,你該走的更遠,去承擔你該承擔的。”

“非也。”高越垂眸,低聲道:“越兒是怕那宮牆深院終究會安葬了她的平生。”

“皮相罷了,或好或壞又有何乾係呢?”

翌日淩晨,街頭巷尾傳來人馳驅的喧鬨之聲,越於夢中醒來,聞之便披了衣衫,出了驛館往城東街頭奔去。趕到此地時,方見那藥棚前青煙嫋嫋,世人擁堵於此,其間,儀容肅立於木桶前,掌勺為世人施藥。如此喧嘩熱烈之景,高越見之心中甚喜,可卻不敢靠前,隻單於人群後立了很久,方纔寂然回身往山崗走去。

疾聲厲色的話語,一字一句都誇大的尤其清楚,那向來桀驁浮滑的少年聽之,不由愣在了原地,很久緩不過神。那宮牆深院與他而言,本來不過是一個觸不成及之所,而當今,卻恍若近在麵前,幽深冷寂披髮著寒氣,欲將他所神馳的山林之樂,官方之歡安葬。瞧見親子這副茫然失神之狀,慕容元徽心中一軟,方拉他坐於案前,語重心長道:

“殿下,這是・・・・・・・・”班念烈瞧著他身後帶回的少女,不解的問道。

“夫子說的是葭兒。”越抬聲道,“她乃淺顯農家之女,於深山幽窪中居住,因趕往郢都救越兒才導致其母於山中患疫而死,其父又是易水操舟的船伕,極少歸家,整天於水上流落與遊子無異,若將她獨留於山中孤苦無依的度日,越兒內心實在不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