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問江湖_第十六回 拜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慧真卻感覺他能在世人麵前透露後代苦衷,毫不扭假造作,此人當真胸懷開闊,楊林二童冇有拜錯徒弟,便對他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兩位小童今後還請葉徒弟多多照顧,我寺中另有要事,不便打攪,我這便帶門徒回寺了。”吳崑山聽他要走,非常不捨,道:“我與大師多日不見,大師何未幾留幾日,你我二人多交換交換。”他在眾師弟麵前,不再像昨日那般與慧真嬉鬨。慧真笑道:“待寺中閒暇時,我再來武當山打攪,吳道長冇事也可去少林寺坐坐。”說完也不等世人再留,拉著林蕭的手便走下山去。林蕭在歸去的路上除了之前打扮的假髯毛,將頭髮散了開來,換上之前的墨客打扮,與初度進寺時的虯髯大漢判若兩人。再到少林寺中,已無人認得他,眾僧都不知他來源,隻傳聞是方丈出門撿了個墨客帶返來了。慧真為林蕭行了剃度之禮,收為門徒,法號“智空”,厥後成為少林寺的一代高僧。

豎日,紫霄宮內,在真武大帝神像麵前,擺好了香案香爐供果,堆積了好多人。楊雲風、林煜先對真武大帝三跪九叩,接著又對開派祖師張三豐的泥像三跪九叩,然後對著當代掌門吳崑山磕了四個頭,最後對一名身著青衣的男人磕了三個頭。這男人恰是二人徒弟葉近泉。葉近泉此時三十五六歲,看上去卻似二十出頭,麵似冠玉,身著雲水淩製的青衣,內裡套了一件紅色綢緞披肩,散著頭髮也不紮髻,看上去不像武林人士,卻像一名大族公子哥。楊林二人磕完了頭,齊聲道:“多謝徒弟收我們為徒。”葉近泉趕緊扶起二人,笑道:“很好很好,本日我又收了兩個徒兒。為師冇甚麼送你們的,祖上鑄劍為業,便送你們兩口劍做禮品吧。”說著從中間一名小羽士手中取過兩柄劍遞給兩人。二童結太長劍,略感劍身沉重,他二人第一次觸碰兵器,都感別緻,想要抽出劍來瞧看,卻冇想到本身年幼,力量不敷,隻抽出一半,但覺劍身寒光閃閃、吹毛斷髮。中間的陳貞石說道:“好劍!好劍啊!五弟你這做徒弟的可真是風雅,竟拿出‘藏劍山莊’的寶劍送給門徒啊。”葉近泉看了一眼慧真笑道:“雲飛雲龍是慧真大師的親戚,看在慧真大師的麵上,我也不能脫手太寒傖啊!”慧真雙手合十道:“老衲替兩位小兒謝葉師弟厚愛。”楊雲風、林蕭二人幫襯著看劍,竟然健忘謝禮,此時才反應過來,對葉近泉拜了一拜說道:“多謝徒弟厚禮!”葉近泉擺了擺手,笑道:“今後都是一家人,謝甚麼謝。”林蕭問道:“徒弟,我聽楊……一名楊徒弟說過,凡是寶劍名刀皆馳名字,飛龍還不知我二人手中劍叫何為麼?”他本想說“楊叔叔”,忽想起現在在師父麵前也要隱姓埋名,才改口“一名楊徒弟”。葉近泉摸了摸林煜的頭,道:“這個也算不上甚麼寶劍,你徒弟家傳鑄劍,我也隻是學到了些外相,前些日子回家時一時髦起鑄了這兩口劍,雲飛手裡那把叫作‘望月’,你手中的叫作‘秋水’。”

吳崑山道:“如許吧,還是我叫人去刺探刺探,我武當派與華山派皆屬玄門一脈,有些友情,你老衲人派的小和尚萬一泄了身份,反而輕易引發曲解。”慧真道:“如此最好,如有動靜,也告訴老衲一番。對了,你兩個孩童你籌算如何安設?”吳崑山道:“楊老頭與你我平輩,我看讓我大弟子李天目教他二人最為合適。”慧真聽了哼了一聲,道:“哼!說甚麼輩分不異,分歧門派皆稱師兄弟,你就是見了我門徒也應當叫師弟,他客氣下稱你前輩,不客氣叫你聲師弟也何嘗不成!我不準彆人教他二人,必須你親身傳授!這兩個童兒,年紀雖小,但聰明絕頂,要不是怕我少林寺有小人對他二人倒黴,我訂婚自留著,不給你送來!”言語當中略含肝火,卻透著對楊林二童的無窮關愛。吳崑山哈哈一笑道:“你這老衲人,還真是送來兩份大禮給我!我還要謝你嘍?”忽又正色道:“老衲人你忘了我曾因為阿誰孽障發過誓,不再收俗家弟子了?”臉上暴露又怒又悲的密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