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此以來,大梁垂垂對火器失了興趣,加上中原無戰事,更加無人正視此事。
元崢微微一笑,“若無戰事,開封府土沃物豐,當有都城之象,然一旦遇戰事,北麵與東麵皆無險可守,實乃大梁之七寸!雖難,卻無不成,此條陳可放到光複幽州以後。”
“5、興邊城以禦敵,以城為堡,擺設軍寨網。”蕭齊接著道,“興建大範圍的都會防備體係,如林木防備帶,水利,渠道等,不但能構成野生防備,還能幫忙駐軍屯田、處理軍糧題目,也便於戰時的糧草運輸和儲備……”
蕭齊朗聲道:“自古定都之要,一形勝險固,二漕運便當,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言定都。長安雖據情勢,而漕運艱钜;汴居四方當中,而平夷無險,四周受敵。惟洛陽三善鹹備。從地形來看,洛陽坐擁山川之險,重重雄關拱衛,四周群山環抱,揹負邙山,麵對洛水。東有成皋,西有崤函,北通幽燕,南對伊闕,可謂國土拱戴,情勢甲於天下。能夠開封為陪都,二城成犄角之勢,互輔合作……”
蕭齊一麵將元崢的意義總結給忠親王聽,一麵有些衝動地看了他一眼。
這條不消細說,從漢時起,邊疆暢旺,都會發財,其呼應地對抗外族入侵的氣力也越強大。
這是元崢所提最後一條,待蕭齊唸完,兩個師爺還是提筆唰唰而寫,連額角滴汗也顧不得擦上一帕。
可生長火器並不是一月兩月就能處理的題目,這條陳雖好,卻隻能當作長遠體例來看,在當下對付北蠻或東遼的威脅來講,起的感化恐怕不大。
下頭列了密密麻麻一大片分等條律和對應的各色報酬。
這元四爺所慮之全之遠之深,全然不似一個甫進樞密院的少年郎!
忠親王也一樣衝動,兵戈終歸要靠銀子,買糧買馬買兵,哪兒少了錢都不可,元崢這體例不但晉升了軍中士氣,更能處理了目前朝廷最火急的銀錢題目。
“二是改軍餉俸祿。起首,降三衙俸祿,裁閒散人手,禁衛不再畢生製,可退伍分田,以地償銀,特彆地區賞地數量不等。其次是禁衛分功效和軍兵兩級,每級又分多少等。每支軍隊中有必然比例的“不入隊人”,充輜重、廚子等,同時按品級、兵種、編隊、實戰等差彆發放餉銀……”
這條忠親王聽了也連連點頭,現在對北地馬隊來講,和他們硬拚箭術怕是拚不過,隻能以更加威猛的火器來應對。
“你也不要太早歡暢。”忠親王眯著眼道:“劉渭雖倒了,但不想變製的另有很多人,比如,崔相。”
水榭內兩位師爺細細將元崢的條陳持續細化、彌補、潤筆,忠親王坐在特製的竹輪椅上,由蕭齊推著,親身送元崢出府去。
“是。”蕭齊回聲,郎朗道:“三是改調兵權。戰時,三衙派將,而將有自主調兵權,歸轄於節度使,再由節度使上報三衙……實施將兵法,將固於兵,平時當場練習,戰時接管調遣,使兵知其將,將練其士……統兵官有統製,分統領、正將、副將、籌辦將,每一級缺漏,皆由下級唆使下級替補,使兵員在外,不至無將無律……”
他這話可算是給足元崢麵子,他向官家提改製,還先谘詢元崢的定見,可見是元崢這篇條陳極大地打動了他。
“先念來聽聽。”忠親王表示蕭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