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劫奪黃河上的船隻,他還能勉強度日。
大樹下,一名年青公子站在樹蔭下,穿一身新月白的儒衫,手中持一卷冊本微微垂著頭在看,中間兩個清秀俊美的小書童,一人執傘,一人執扇,恭恭敬敬的站在那年青人身邊,以傘遮擋著底子就透不過富強樹葉的陽光,另一個則悄悄揮動扇子擯除飛蟲。在那年青人身邊圍著幾十個身形壯碩的大漢,皆是黑衣皂靴,手扶鋼刀,一看便是一群逃亡之徒。
……
世人愚笨,自從李密是真命天子的談吐遍傳大江南北以後,他所到之處,人們對他皆是抱著一種覲見天子的心態。這一年多來,他不費吹灰之力已經收攏了一多量人。
幸虧,另有黃河漕運。
自從楊玄感起兵造反失利以後,他便一向在各地雲遊拜訪綠林道上的各路豪傑。這段日子以來被他收伏的綠林豪傑已經不在少數,隻等他一聲令下便能會聚在一起,那將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接收了楊玄感造反失利的經曆,李密感覺氣力還是不敷,聽聞知世郎王薄部下現在有兵馬十五萬,如許一股強大的權勢,李密如何能放過?以是,他才親身來見王薄,籌算將其收為己用。
黃河兩岸四月間,恰是氣候最舒爽的時候。三月間另有幾分倒春寒,偶爾一夜東風還能如刀子普通吹過讓人縮進被窩中瑟瑟顫栗。四月裡陽光亮媚野花各處,富戶中人脫去厚厚的冬衣換了一身颯爽春裝還能在離家不遠處踏春玩耍,遠處是不敢去的,萬一碰到哪個盜窟的能人說不得就稀裡胡塗的丟了性命。富人有富人的享用,貧民也有貧民不幸的歡樂,就因為氣候轉暖他們的表情也能變得好一些,畢竟冇有冬衣禦寒的他們能熬過夏季已經實屬不易,現在最起碼臨時不必憂愁身上的破衣爛衫擋不住北方囊括而來的白毛風。
親兵嚥了口吐沫道:“不是神仙……不太小的也不敢獲咎啊,他說……他說他姓李,叫李密!”
王薄走到李密不遠處站住,抱拳見禮。他身後數十個頭子也跟著他一同抱拳道:“見過密公!”
王薄罵了一句道:“隨便來了小我要見我就行?這等小事如果再來煩我,我便把你剁成肉泥熬粥!一小我,又不是哪個寨主帶著人馬來投奔,一小我就算是神仙來了老子也不見,趕走!”
酒菜之上,李密和王薄酬酢幾句,先是歌頌了王薄率先起兵抵擋暴隋的義
那些保護立即便退了下去,李密歉然道:“下人不懂端方,知世郎莫怪。”
那嘍難掩衝動的指著內裡一棵大樹下說道:“大當家,就在那邊,那人……那人真是真命天子李密?”
門外那親兵用一種害怕的聲音道:“不可啊大當家,不能趕走。並且那人也不是一小我,帶了幾十個保護。”
他趕緊請李密進盜窟,世人如眾星捧月普通簇擁著李密進了寨門。
……
至於如何填飽肚子,現在荒漠中的野菜放進水裡煮一煮熱乎乎的喝下去便能扛半日,比起夏季的時候一塊討來的冷硬饅頭也要啃三天要強的太多了。隻是各處的雜草中也說不得有幾棵看起來翠綠饞人的野菜帶著毒,以是這個春季究竟有多少人因為誤食香花而死誰也說不清,但是官道兩側的屍骨就擺在那裡,漸漸的腐臭變臭。
……
這親兵想到那人的名號,心說這確切是神仙普通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