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當下上前一步言道魏公,我等何不投關中,如此眾將皆願跟隨。”
徐世績聞言沉默不語。
李重九與王君廓對視一眼,見徐世績似有他誌,不由為李密的前程擔憂起來。
黎陽城。
魏公李密披頭披髮,頭上的綸巾,不知落到那邊,而身上本是一塵不染般的鶴氅,早已是皺巴巴的,感染上泥土。
在徐世績,李重九等人看來,這一幕預示著瓦崗軍似也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
李重九言道我千裡迢迢率軍而來,但可惜還是冇有幫上魏公。”
王伯當一說,眾將皆是擁戴。
李密自虎牢率敗軍彙合後,方纔有了二人君臣相見,李密要拔劍自刎的一幕。
許敬宗聽了急言道徐世績這小子,如此迫不及待了嗎?決然是乘我軍兵敗之際,來為翟讓報仇,魏公不成不防。”
李密喝令言道不成反對,讓他們。”
不久馬隊掀起的煙塵遠遠而至,王伯當看了一陣,對李密言道魏公,黎陽城當中何時有這麼多馬隊,你看劈麵馬隊另有一人雙馬,乃至三馬,我瓦崗軍馬隊一人都不能一騎,而此馬隊竟然能一人三馬。”
李密看了眾將如此,當下立足,沉默很久。
徐世績抱拳言道上穀公千裡而來這位交誼,我想魏公必然會記著的,我瓦崗軍高低也會感激不儘。”
李重九點了點頭,徐世績這話讓貳心底稍安,當下他進一步問道魏公兵敗於河南,士氣大挫,不知將軍意欲下一步何為?”
第三百七十四章徐世績之心
大敗以後,李密清算殘軍本有挽回之機,但左司馬鄭頲獻偃師,長史邴元真不但將瓦崗軍擺設泄漏給王世充,並將對於瓦崗軍而言,最首要的洛口,與右司馬鄭虔象一併獻給王世充。
王伯當趕緊言道霸王昔日,何能比之魏公,當年霸王烏江邊上。精銳喪儘,隻剩一人一馬。而我軍退路不失,河陽中城還在我手,浮橋亦是無恙,魏公擺佈另有我等,另有從邙山逃出的兩萬將士,我們都跟隨在此啊。”
許敬宗乃是給事中許善心之子,父子二人同仕大隋,宇文明及政變時,殺許善心,而許敬宗向殺父仇敵宇文明及跪地要求,宇文明及方纔饒他一命。以後宇文明及兵敗後,他轉而投奔李密仕之,因之前他向殺父仇敵要求之事,為人揭出,故而瓦崗軍高低對其非常鄙夷,但李密念其才調,委他為記室。
這時徐字大旗已是呈現,李密,王伯當都清楚瞥見徐世績帶著數騎,直往李密中軍而來。
“魏公!”
許敬宗言道眼下雄師得勝,全軍士卒心底皆是危懼,眼下如果逗留河北,恐怕叛亡之眾愈多。若魏公要再與王世充一戰,恐怕無人情願,難以勝利。”
李密深吸了口氣,言道眼下王世充得洛口倉後,河南已不成守,我成心返回河北而去,南據河而阻,北守太行,東聯黎陽,以圖進取,眾位覺得如何?”
洛口對於瓦崗軍而言,不但僅是都城,並且乃是洛口倉的地點,洛口一失,李密終究迴天有力,在洛水之畔再度被王世充大敗後,引兵退至黃河邊,幸虧王伯當棄金墉,而率眾保河陽。
“休要噪舌!”王伯噹一聲怒叱,許敬宗臉上一紅,拂袖不言。
黃河解凍,濁浪吼怒,李密按劍,望著奔騰向東的大河,突而仰天長歎言道時至本日,方知霸王之境,窮途末路,吾有何臉孔見江東父老。密當一死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