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後,李重九當命令額托兩萬草原馬隊從陸路趕往雁門,上穀,而大將秦瓊則是率一千馬隊與三名鄭國使者一道至黎陽,從黎陽渡度過黃河,經白馬城趕往虎牢。
竇線娘言道:“好個成王敗寇,眼下你已為王,我與我父已為寇,你愛如何說都行。”
清河郡乃是清河崔氏的郡望地點,雖說清河崔氏已是在天下開枝散葉,但仍有大房,鬥室,清州房,南祖房的崔氏後輩,身在清河。在河北二十多郡縣中,清河郡人丁最多,戶數最廣,最盛時有三十萬戶之多,乃是涿郡近三倍。
李重九言道:“當時孤還未入主幽京,好似在飛狐縣時遇見的,在眼下上穀郡郡守趙萬三的堡裡,當時她拿刀要殺了我等,迫趙萬三降竇建德,這女人道子夠烈的,也算有幾分膽識吧。”
一旁趙軍士卒上前將竇線娘以及其部下的繩索從身上解下,身在船艙裡李重九看著這一幕。薛萬述向李重九言道:“王上,怎不知你與竇建德的女兒,見過一麵?”
竇線娘一聽愣在原地。
時過境遷,當年的李淵,現在已是大唐之主,而李重九方今完成了一統河北的大業,感慨隻是一轉眼間數年工夫已過,而昨日之事重憶之時,猶在麵前。(未完待續。。)RT
李文相向李重九言道:“卑職特來向趙王獻上厚禮。”
在大名船埠,千帆如雲,班師的趙軍士卒從船埠之上登船。
薛萬述聽李重九說得如此清楚,明顯對當時一幕曆曆在目,當下他見擺佈無人,上前一步言道:“王上,傳聞當初竇建德為了拉攏羅成,以謀得涿郡,曾給羅成與他女兒定下婚約,但彷彿待羅成戰死之日未至,二人也未結婚,故而此女還是未嫁之婦,王上是否把這女子送到宮中奉侍,抑或者直接送到宮外安設,以免王後曉得。”
竇線娘言道:“這河北本來是我的竇家……”
“趙……”竇線娘想要開口,話到了嘴邊又嚥了歸去,但見李重九已是頭也不回的登上趙軍的兵艦戰船。
李重九聽了轉過甚,看向薛萬述不由啞然發笑。
李德逸為渤海郡郡守,諸葛德威為平原郡郡守,王小胡為清河郡郡都尉,所部也儘數編為鄉兵,作為趙軍鎮守黃河沿線的力量,監督河南的唐鄭大戰。
而一貫傲岸的清河崔氏後輩,能來至大名來恭送李重九返回幽京,除了表示清河崔氏的謝不測,另有另一層企圖。崔君素當下向李重九保舉了數名族中豪傑,李重九心底稀有,當下皆是將他們一一拜官,調至幽京任命。
待要到了上船一刻,李文相姍姍來遲,李重九心知必有原因,問道:“李公何事擔擱了?”
至於李重九本人率著此次南征的五萬餘趙軍,在大名登船,籌辦從永濟渠北上返回幽京。
而齊郡宣佈歸趙的王薄,昨日也派使者來參拜李重九,恭賀李重九連破許,夏兩國,囊括河北。與許國使者的目標分歧,王薄使者非常直白地向李重九討要封賞,也就是此次歸降的好處。
“竇線娘。”聽其聲音李重九這才恍然。
沁水之戰後,宇文明及殘部歸降近萬,而破永年城後城下夏軍降卒亦有過萬。
李重九聞言走到近處,卻見一女子對本身瞋目而視,視其麵龐卻依罕見幾分熟悉。
這女子嘲笑言道:“未推測趙王竟然還熟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