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_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另有一條武關道,則是往南而行,通江漢,乃是戰國時秦楚爭雄時所辟。

房玄齡言道:“趙國這一次破劉黑闥,不過兩個月,連下河北數郡,實出乎微臣料想。以微臣之見,趙軍能勝除了兵馬勇猛,劉黑闥民氣不決外,其因有三。”

薛萬徹聽了這才坐下,雙目卻瞪著杜淹。李重九言道:“某麾下大將不知禮數,還請貴使不要見怪。”

杜淹亦是趕緊站起家,在李重九身後亦步亦趨的模樣,言道:“趙王請說。”

李重九見杜淹沉默,言道:“若懷州,河陽失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則回洛,洛口,含嘉三倉,王公不成輕予唐軍,如果守不住,起碼也要存其一。”

接著李淵與李世民又叮嚀了幾句,三兄弟拜彆李淵後,各自率軍分開。

李世民,李元吉皆是一笑。李淵卻麵露憂色,言道:“王世充雖剽悍,但不難對於,朕獨一心底有所顧慮的,則在於河北。”

杜淹聽聞李重九答允援鄭,當下坐不住了,孔殷地言道:“隻要趙王肯答允援鄭,莫說是三個前提,就是三十個,三百個前提,我們都能夠……能夠商討啊。”

聽到李重九最後一個前提,杜淹頓時啊地一聲,失聲叫了出來。

李世民率雄師於潼關大道上而行,一條潼關道也是曆經無數風雨。關中西麵號稱崤函之固,唯有潼關官道可行。黃河雖越崤函,但因有三門砥柱之險,舟船至此不通,以是長安洛陽,唯有潼關官道一途可行。

杜淹聽了幾近淚流滿麵,衝動地言道:“趙王能答允,我鄭國高低莫感激趙王的大恩大德。三個前提趙王還叨教下。”

杜淹見李重九發笑,不知何意,心底倒是七上八下。

杜淹沉默了一陣,明顯有幾分離足無措。

現在潼關官道擠滿了東出的士卒,不見任何商旅。

杜淹本想一口答允下來,但轉念一想還是說了商討二字,但心底又怕李重九獅子大開口,當下言道:“我鄭國有回洛,洛口,含嘉三倉,聽聞趙王伐劉黑闥,若軍糧不敷,可隨時支取啊。”

杜淹嚇得麵色慘白。

李重九站起了身子,言道:“若這一點,王公也辦不到,那隻要最後一條了。”

張玄素言道:“懷州也就罷了,但河陽三城乃是重地,不成等閒棄之。”

李重九看向杜淹言道:“方纔不過戲言爾,你歸去請鄭主放心,轉告於他李唐乃趙,鄭之大敵,李唐攻鄭,趙國毫不會坐視不睬。待我破了劉黑闥,必率軍南下援之,但未破劉黑闥之時,還暫請鄭主與李唐臨時周旋一二。杜侍郎先不要歡暢太早。孤援鄭還是有三個前提。”

李淵言道:“吾兒說得有幾分事理。”

十萬關中府兵經灞橋,日行六十裡,直奔潼關,除了府兵以外,展轉運輸民役亦是倍於戰兵。

杜如晦催促言道:“房兄就不要賣關子了。”

李淵寂然言道:“確切有幾分。此賊已成氣候,幽燕鐵騎在手,將兵十萬,如果大肆渡河援鄭,朕擔憂伐鄭一事,會功敗垂成。”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薛將軍坐下。”

杜淹嚇了一跳,一旁趙軍大將薛萬徹,一拍桌子言道:“何來講笑,王上萬金之言,用得著與你談笑嗎?”

自李淵命令東征王世充後,大唐府兵征役,掃地為兵。

出征當日,李淵親身將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送至霸陵亭,大唐戰旗獵獵而東,唐軍士卒身著戰襖,腰掛長弓,手抓橫刀,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東而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