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_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是李世民采取迂迴的手腕,用心從虎牢關撤兵,一來麻痹趙軍,覺得李世民放他們西進洛陽,唐軍已有了撤退之意,如此李世民俄然殺個回馬槍,擊敗急於入洛陽得救的趙軍,二來在李淵麵前也有了交代,就聲言在偃師的殿後戰中與趙軍比武,製止了方命不尊的了局。

李世民看了一眼地上的首級道:“甚麼鄭軍大將,在你麵前也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罷了。”

李重九用馬鞭指著輿圖道:“程名振的水軍和蘇定方精騎。合擊河陽勢在必行。河陽我軍必然要拿在手中,讓徐世績,王馬漢持續率軍深切,不必理睬河內的李神通,劉德威的唐軍,調轉南下,沿河而打擊陷河陽三城,就為大功。”

但是為甚麼李重九能夠攻破軒轅關,這除了盛彥師投敵以外,底子冇有第二個能夠。

李重九站起家來,負手看著遠處的山巒,卻冇有說話。

“攻陷偃師後,便能夠到達洛陽城下了,冇推測鄭軍另有點氣力。”姬川笑道。

一旦攻陷河陽,意味著趙軍隨時可渡河,援救洛陽。如果李重九本日還是被阻在虎牢關前,那麼徐世績的兩萬雄師,卻能夠先行一步,不但能夠挽救洛陽,並且身在虎牢關的唐軍。還隨時有後路被堵截的傷害。

薛萬述道:“唐軍總管黃君漢已敗,李唐在河北隻要潞州行軍總管劉德威一支,其首要兵馬都在河內。鎮守河陽的兵馬並未幾。徐,王兩位大將軍攻陷河陽,毫不成題目,但就是看河陽唐軍能死守多久。”

迂迴了一圈,成果冇有變,但是李世民以退為進,不但化解了本身各種晦斷氣境,又為本身博得了先機。

現在李世民看著染紅成一片的洛水心道:李重九不要再耍弄那些詭計狡計了,還是堂堂正正來與孤一戰吧,從雁門關後,孤等這一戰等了十年了。

李重九回過甚來道:“不,我軍按兵不動!”

春雨已是小了很多,嵩山北麓的山腳,鬆林密佈,在春雨的灌溉下,一片鬱鬱蔥蔥的風景。紮著綁腿的趙軍士卒正在前行,趙軍步隊如同長龍普通,望不見首尾,而李重九按馬持鞭看著遠方的丘陵。

張玄素道:“以唐軍的氣力如何能夠被鄭軍擊敗,如果二人敗了,尚好不會大損,如果勝了,必是誘敵之計。”

李世民一旁的長孫無忌道:“這有甚麼大驚小怪的,此事早在秦王料想當中,蕭銑此人多謀而無斷,就算出兵,也斷是不敢北上與我在洛陽下決鬥的。”

偃師於洛陽以東不過二十裡。對於王玄應來講偃師對於鄭軍而言是一個福地,當初他們就是在這裡擊敗了李密了,令李密入主中原的打算失利了。但是眼下對於八千鄭軍而言,此卻成了死地。

“張愛卿,如何說?”李重九問道。

唐軍大將史萬寶坐鎮龍門,看管著洛陽南大門。

一旁士卒搭蓋了一個臨時的行營,李重九上馬脫掉蓑衣,坐在一張交杌上。士卒們抓著一張羊皮輿圖的四角,鋪到李重九麵前,輿圖上密密麻麻,劃了好幾個箭頭。而一旁薛萬述,張玄素,姬川三名文官也是脫掉蓑衣,倉促來到行營見過李重九。早有士卒將燉好的薑湯給三人奉上。

“諾!”侯君集,程咬金二人一併領命。

措置軍務後,李重九方纔閉目養神一會。

薛萬述道:“陛下,王玄應雖是咎由自取,但看在盟軍的份上,我們不能坐視,噹噹即派兵馬救濟,不然鄭軍就完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