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趙攜夭夭一眾車馬人從曉行夜宿,方於第二日午掉隊入通化境內,趙老爹早早派了一支百人小隊來迎她,並有車轎婢仆及為她拉行李的十數個內院小廝。夭夭帶小梅小桃換了車轎,隻說換個寬廣些的交通東西便會好些,不想還是暈這馬拉馱轎,幸虧此時她胃中已無甚可吐。夭夭隻得撫著胸口、扒在轎廂的窗子,眼巴巴地看著又世人行了半日,方於天擦黑之時,到達通化城四週一座小小鎮甸。
通化城平常戌時宵禁,老趙見目下時候尚早,想要持續趕路入城讓她在府中好好歇息;而夭夭則對峙過夜鎮甸,第二日朝晨再入城——她可不肯本身這副衰弱有力的蓬頭鬼模樣被府渾家瞧見,實在是太跌份兒了。老趙隻得遂了她的意義,遣兩名親隨押車將夭夭的兩大車行李先行送入府內,隨行府兵則於鎮甸邊當場安營。老趙三令五申不得擾民,方帶了夭夭、成梁成棟,及楊媼、小梅小桃等人尋了一處潔淨的堆棧,開了三間大房安設了下來。
族人們多散居於十二峰內的穀地處, 長白山南、北麓的峽穀密林中也有以打獵為生的族人居住。老趙奉告她,這白山部的族人百年來已堆積、繁衍了近萬人,又鍊鐵煮鹽各司其業,其間繁華不啻於中原的一方縣郡。
次日淩晨,夭夭飽睡一夜滿血重生,神清氣爽地批示小梅、小桃為她打扮打扮。小梅為她細心梳了一個桃心雙鬟髻,結健結實地綁一根鑲有兩顆指頂般大珍珠的髮帶,又結了兩根小辮子垂在耳畔;小桃則選了一襲淺粉色襦裙與夭夭穿上,外罩著聯珠紋月白窄袖衫子;夭夭盤算主張要騎“追風”進城,為了行動爽方便未帶帔帛。四人又漸漸地吃了堆棧的伴計奉上來的幾樣精美早點,重新漱了口,淨了麵——等她們清算結束已經耗到辰時三刻,老趙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
楊老族長與眾管事的族長們皆一一服從。
夭夭騎著“追風”、帶著白靈跟從在老趙的大棕馬以後,入通化東門進入主街,一起見城渾家煙阜盛,集市坊巷佈局俱很有章法,夭夭心內讚歎不已。約行了半個時候方出了街口,又向北拐入一條平坦大道,道旁皆有民居,老趙一邊走一邊與她先容這通化城中的各種風景情麵。又行了半日,一行人方纔達到渾江南岸,老趙執鞭指向對岸山下連綿的一排房宅院落,說:“那便是將軍府了。”
當日二人便同乘一騎,帶著親隨及白靈一行人,漸漸地把白山十二峰巡查了一遍。夭夭自被他抱到“追風”的背上起,便心如撞鹿,全程紅著一張小臉不如何說話。在巡查的過程中,夭夭詫異地發明,這白山部的族人雖是漢人居多,但也有很多逃亡過來的高美人、國破後逃進山的渤海人(粟末靺鞨),乃至另有大量男人披髮、女子辮髮的東海女真。族人們見了她與老趙,都非常恭敬有禮。
因與契丹人這一戰受了驚嚇,夭夭居安思危,便與趙楮、楊老族長及楊安國、楊安民兄弟商定用此次打契丹人的緝獲組建、設備一支保護白山部的正規軍,現在那千餘眾馬隊個個兵甲皆備,弓馬俱足;帶兵的便是楊老族長的二子——楊安國、楊安民。
她本人是個路癡,從未在東北三省玩耍過,是以對地理的感知性極差,隻曉得些首要的都會,覺得不是個多大的處所;此次出門倒是給她上了大大的一課:楊老族長給她的那張破輿圖——通化城離白山也就那麼半根手指頭的遠近,實際走起來卻耗了整整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