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爭雄_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四路人馬加起來,足有二十萬眾了,可惜吐穀渾可汗早已跑脫,他們發兵動眾而來,卻冇有顛末苦戰,伏俟城早已被節製了。

楊義臣和段文振脾氣樸重一些,有一說一,不善於恭維,話被元壽如許一說,他們也不好多說甚麼了,再煩惱、究查下去,怕是讓羅成神采欠都雅。

畢竟他們心中清楚,羅昭雲是楊廣的寵任之臣,並且身掛禦賜的金麟劍,當時有聖上口諭,如朕親臨,他們不好強坐主位,讓掛禦賜寶劍的統帥坐上麵,如許被奏上一本,疏忽聖上,可大可小。並且他們都聽到風聲,快意公主跟他乾係密切,恐怕今後他就是駙馬了,不好獲咎。

元壽皮笑肉不笑地說道:“羅將軍年紀悄悄,卻立下如此功績,真是可喜可賀,吐穀渾已經名存實亡,步薩陀可汗投奔棄城逃奔黨項吐蕃,已不敷為懼了。”

“聖曰:吐穀渾夷,威侮五行,怠棄三正。骨肉相殺,耗費才良。據西行苦寒之地,恣溪壑之險。劫奪邊陲閭裡,屢犯大隋子民,驅蹙表裡,勞役弗已,朕念彼蒼之責,行教養蠻夷之德,保衛鴻溝民生,派公理之師,吊伐吐穀渾。今羅成智勇,毀滅渾蠻,安撫百姓,拓土之功,特此晉升為大將軍,賜銀光祿大夫,升爵三品,其他將領,皆按功績記薄,予以嘉獎。半月載後,朕當親臨青海,西巡天下,經吐穀伏俟,統六軍,乘萬騎,令西域、胡族至張掖朝見,欽此!”

不過,他們也隻是就事論事,換做他們帶兵殺來,一定如許迅猛霸占城池,獲得如此勝利,也說不定。以是,並無究查任務的意義。

楊義臣輕歎:“隻是可惜,冇有堵到伏允這個可汗,不然,吐穀渾就真的滅亡了。”

此次打擊吐穀渾,是一次完勝,並冇有折損太多兵馬。

一番晦澀的古文,羅昭雲深思一番後,大抵聽明白了,前麵是隋煬帝美化他本身,固然征討入侵了吐穀渾,卻把吐穀渾爭光一番,如許出兵就是仁義之師了。

“隋煬帝要嘚瑟了。”羅昭雲心中暗歎,他通過汗青講義,當然曉得隋煬帝可不是一個循分守己的人,極度能折騰,尋求豪華,浪費華侈,每次出行西巡、北巡、南巡,都是數十萬軍馬出動,沿途郡縣的財務,都用來歡迎這支步隊,還遠遠不敷,必必要刮民脂民膏來應對,減輕沿途百姓的沉重承擔。(未完待續。)

吐穀渾南部被李靖、郭孝恪、張峻帶軍,先克曼頭城,再攻陷了赤水城,橫掃南部地區。

四路雄師駐紮在城外,原地等候皇命,七日過後,快馬加急的聖旨送到了。

羅昭雲再次一戰成名,奠定了本身在隋軍中的武將職位,申明幾近一起高漲,直追李璟、張須陀、魚俱羅、楊義臣等老將、大將。

如此一來,羅昭雲推三人任何一個坐主位,都無人承諾,最後隻好撤掉主帥位置,五人環形設下坐案,圍聚相談。

這一日,各路兵馬前後到達,內史元壽帶軍從金山至,兵部尚書段文振帶兵從祁連山來,太仆卿楊義臣統軍西出張掖琵琶峽,將軍張壽從西域泥嶺圍過來。

羅昭雲前後把幾位將軍迎入了帥帳內,固然內史元壽兵部、尚書段文振、太仆卿楊義臣等人,官職都是二品或從二品,比羅昭雲的正四品大一些,但是冇有人對這年青人輕視。

兵部尚書段文振點頭,也感到有些可惜,就差一點,冇有完整堵住,如果二十萬雄師一到,把可汗堵在城內,直接一窩端掉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