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爭雄1_第二十一章 奪嫡謀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楊素安閒說道:“晉王殿下,某覺得,皇太子失愛已久,其德不聞於天下。而殿下仁孝著稱,才氣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鐘愛,四海之望,實歸於晉王。從關中門閥的站隊能夠觀之,李閥、長孫閥、竇閥都不看好太子,乃至很多關隴貴族都在慎言避禍,這申明,晉王局勢已成,隻差最後的迎頭一擊,把太子一方打入深淵,廢立之事,便十拿九穩了。”

此時,楊廣的西書房外保衛森嚴,等閒之人不成靠近,常日裡,能被請入這裡議事者,都是楊廣的親信和親信舊部。

楊廣第二個就扣問他,可見對宇文述的正視,後者神采一凜,當真說道:“楊公所言,切中關鍵,太子失德,無功,遭猜忌,氣數將儘,而殿下非論德才,均堪為社稷大才,當實至名歸!”

這宇文述本姓破野頭,鮮卑人氏,先人因在宇文貴族中為奴,賜宇文姓,並非真正宇文皇室一脈,也正因如此,楊堅即位立隋後,對宇文閥大開殺戒,纔沒有殃及到宇文述一家,北周皇室權勢大損,才凸顯出宇文述來,不然,單論高貴,他冇法代表關隴宇文閥。

“諸位,目前我們扳倒了高穎,拉下了元旻、元胄兩位將軍,都若去掉了太子一方的文武頂梁柱,我方上風大增,下一步,諸位覺恰當如何圖之?”楊廣扣問。

越國公楊素、晉王府掾張衡,參軍段達,督軍事於仲文,內史侍郎薛道衡、大理丞楊遠,右衛大將軍楊雄,右武衛將軍獨孤楷,吏部侍郎裴炬、光祿寺少卿虞世基等人,彆的,另有兩位方纔回京敘職的壽州刺史宇文述和洪州總管郭衍,畢竟要進入隆冬,處所總管會輪番回京向陛下彙報事情,趁機來晉王府議事。

楊素已年過五旬,身材矗立結實,濃眉如劍,髯毛如鉤,舉止雍容,貴不成言,眼神偶爾傲視之間,模糊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嚴肅氣度攸然閃現,在目前的大隋朝堂,楊公權勢,絕對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然廢立者,國度之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非易謀也!現在,我方當務之急,還是要趁熱打鐵,持續剪除東宮的羽翼,眼下朝中重臣高穎、元胄等人已經撤職,我們可趁機保舉一些人手,搶占中樞,把三省六部的主控權更多地把握在手,人事任免占有主動,彆的,東宮的宿衛軍事,也要儘量減弱,重金拉攏一些宿衛將軍,一旦有牴觸,能夠抽身事外,或者背叛,互助我等,如此一來,太子變成了無爪老虎,也就傷不得人了。”

————

特彆是高穎一垮台,能跟他較量的重量級權臣,已經不複存在了,他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更加強了。

房間主位置處,楊廣正襟盤膝而坐,身前一張曲足卷耳低幾案,上麵擺放著一些密奏和手劄等,都是奧妙檔案。

這間西書房,彷彿成為晉王府最奧妙的處所之一,是正式決定全麵建議奪嫡之爭後的密議之所。

晉王府,坐落於野蠻坊東隅,整座府邸坐北朝南,與府內主體修建的朝向分歧,高大的門楣、粗大的門柱,疊置的鬥拱、巍峨的玉獅子,都顯現著晉王府的豪華和藹派,代表著府仆人的身份和職位。

這楊廣隻要三十一歲,恰是丁壯,精力暢旺,文武全才,十三歲的時候被封為武衛大將軍,十八歲任淮南道行台尚書令,二十歲的楊廣出任行軍元帥,統領五十萬雄師攻打南陳,滅陳後,鎮守江南,查封府庫,秋毫無犯,本地百姓都讚他光鮮。這些年,多次帶兵平亂、打突厥,才氣凸起,以是纔會不竭野心收縮,詭計掌控社稷神器,一躍化龍,奪嫡成為九五之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