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事,是漢朝‘上林有柳樹,枯僵複起,蟲食葉成文:公孫病已當立’的讖語,傳聞是上林苑的柳樹中,有鳥竟然能把樹葉吞食出筆墨形狀,且讀之成句:‘公孫病已當立’激發人存眷,厥後漢昭帝崩無嗣,權臣霍光等議立昌邑王劉賀,但劉賀荒淫無行,有失帝王禮宜,亂漢軌製,以是在位二十七天,就讓霍光他們給廢了,再立彆人,立名“病已”,解釋通了,就是皇孫中的病已被立嗣的意義,也被應驗。”
洛陽皇宮,大業殿內。
宇文述沉默一下,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覺得,應驗之人,必須手握兵權,並且另有大背景,聲望高,能夠一呼百應,這類人纔是威脅皇權和陛下頭號疑犯。”
這是隋煬帝楊廣的寢宮,在第一門入口是平時暗裡訪問一些首要大臣敘話的處所,自從讖語傳播以後,楊廣表白看似不在乎,但是內心卻猜忌重重,畢竟牽涉到了國運,任何君王都不但願看到這類顛覆他政權的潛伏威脅。
但此主要對李渾一家脫手,楊廣還是想摸索一下宇文述的態度,不然,風聲泄漏,很輕易節外生枝。
現在關隴權勢第一的弘農楊閥剛打掉,李閥就冒頭了,讓楊廣這個對門閥顧忌非常的集權君王,感到不能容忍。
他越說難動此人,楊廣心中對李渾的風險熟諳越激烈,更激起了他的狠心。
“可有甚麼體例,令其自裁,免得朝中閒言閒語。”楊廣也有他的考慮,不想因為一句讖語,就大動兵戈,搏鬥一個門閥的領甲士物,輕易激起朝廷的民氣惶恐。
宇文述、虞世基、蘇威、裴蘊、獨孤機、裴矩等人都來了,這些都是楊廣目前最信賴的親信大臣了。
“你們感覺,讖語可托嗎?”楊廣俄然問了這麼一句。
宇文述身子一激靈,想到了本身和李渾的乾係,當即站出來廓清道:“陛下放心,臣與郕國公早就斷交了,這些年,不掐嘴就不錯了,暗裡從無來往,若真是此人應驗,臣毫不偏袒庇護,隻是懇請陛下,能夠放過幾個帶有宇文血脈的孩子性命便可,讓他們放逐出去,做一介布衣,也算格外開恩了。”
蘇威的答案固然看似冇有直接答覆楊廣的題目,但實在通過引經據典,說讖語在汗青上都應驗,是天命昭昭的一種,當謹慎聽之。
禦史大夫裴蘊道:“不如,由臣等出麵,流露給他一些資訊,讓他本身罷官,在家自裁,保得家人無礙,倘若他拒從,便隻能派人查處他的罪過了,不過那樣一來,跟他乾係較近的李敏、李善衡等人,隻怕都要防備,免得他們鋌而走險,不甘心引頸就戮。”
但是君心如天威,最是難測,皇室的人親情薄弱,楊廣底子冇有考慮這層乾係,他隻曉得,誰若沾上了顛覆楊家皇權的讖語和征象,就要獲得懲辦,防患於已然。
楊廣聞言點頭,跟他想的不謀而合,他不會健忘,其父楊堅是如何從北周手中獲得皇位,另有西魏被宇文氏所得,東魏被高氏盜取,都有一個特性,就是權臣掌控了朝廷文武大權,一呼百應。
諸臣都感覺有事理,一旦李渾不從,就要動彆的手腕了,李渾向來跟李敏乾係走得近,這李敏襲爵廣宗公,妻為樂平公主楊麗華之女宇文娥英,也算皇親國戚,按輩分,李敏算是楊廣額度侄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