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爭雄2_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羅昭雲派人在薊縣城內,另立一個將軍衙門,作為此次征調雄師的臨時辦事處,隨後命令燕郡、北平郡、漁陽郡的郡守、府兵郎將、遼東駐軍大將十足過來參與議會。

“即將入冬,四郡災黎環境如何?”

聖旨內容很簡樸,擢升羅昭雲為四郡總管,統攝軍政大事,戍守邊關安寧,彈壓處所叛軍,同時裁軍馬,要毀滅竇建德的權勢。

“末將領命!”薛世雄、麥鐵杖固然都有威名,但是對這年青少帥還是很恭敬的,欣然領命。

其他人則是文官一列,武將一列,各安閒胡椅上坐好。

數今後,四郡郡守都到了,彆離是於仲謙、潘櫟、邵長函、祖頲四人,涿郡府兵鷹擊郎將羅藝、漁陽郡鷹擊郎將晉文衍、北平郡府兵郎將賀蘭宜、燕郡府兵郎將宋鑲,從遼東撤返來的鎮戍邊關的大將軍薛世雄、麥鐵杖也到來。

羅昭雲蹙起眉頭,如果以北方四郡為按照地,冇有百姓如何能行,如何崛起?打起仗來,冇有百姓作為根本,征兵、勞役、賦稅等等,都冇法比得過中原地區,這是短板。

薛世雄等人起家拱手,然後退出去此臨時的將軍衙門。

祖頲歎道:“我燕郡最為嚴峻,人丁銳減了一半,本就是邊疆之地,人丁希少,現在更少,不敷五萬百姓。”

祖頲回道:“燕郡、北平郡的糧食完善,一些鄉紳大戶囤糧高價賣出,使得這裡的糧食比中原地區,高了靠近五倍,蒼儲存糧早就用光,入冬的話,能夠要啃樹皮、熬菜粥度日了。”

五銖錢一百文為一吊錢,在開皇十八年,七吊錢就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炊事費了,有肉有菜,過得敷裕。

唯獨晉文衍、賀蘭宜這兩位胡族將領,眼神相互對視,都有些不甘,之前二人在各自郡內,具有兵權,說得很算,此時被人管束,天然不甘心。

但是現在,七吊錢買三十多斤米,一天一斤米,三口之家,的確非常難過,何況,戰亂時候,貨幣暢通不敷,本地百姓冇有謀生,如何賺獲得錢,根基都是一貧如洗了。

可謂文官武將齊聚,都是目前幽州邊疆之地的首要官員了。

“現在各地米價是多少,你們曉得嗎”

羅昭雲位於正位,手中端著聖旨,見人到齊了,因而宣讀出來,這些文官武將起家叩拜服從。

“羅某承蒙陛下信賴,拜托重擔,具有此地生殺大權,可先斬後奏,統統從權,非論是民政,還是軍方建製,統統都聽候本將軍的調遣,爾等可有貳言?”

其他將領見這兩位大將軍都如此痛快承諾,也不敢多言,同意下來。

於仲謙說道:“不滿國公,三征高句麗,使得四郡百姓蒙受了龐大的磨難,征調勞役,運送各種軍器、糧草等去火線,又把火線的傷員運返來,很多壯丁為逃勞役,都躲進了燕山的山脈中,另有人落草為寇,或是逃向了關外,去了契丹、靺鞨、室、奚等部落避禍,涿郡的人丁銳減了三分之一。”

薛世雄、麥鐵杖等人天然歡暢,大聲推戴,四位文官冇有兵權,在這亂世,朝不保夕,早就見地過羅昭雲的勇武,聽過其事蹟,以是,也樂得由此庇護傘,畢竟他身為國公,又是當朝駙馬,官居一品,跟他站在一派係,在大隋朝必定官運亨通。

“遠處不曉得,不過河北、幽州一帶都是重災區,米價必定貴,大業七年,洛陽米價是兩文錢一斤,現在各地大亂,官商大戶都在囤糧,地步又荒涼,洛陽靠近幾大糧倉,不愁米吃,但米價也漲到了五文錢,燕郡的米價,已經快達到了二十文,百姓底子冇有錢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