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三百七十裡曰侖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饑,能夠釋勞,其名曰白【艸/咎】,能夠血玉。
以上是南邊經曆之山的記錄,大大小小統共四十座,一萬六千三百八十裡。
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多沙石。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此中多白玉。
又東三百五十裡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再往東五百裡,是座丹穴山,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丹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種鳥,形狀像淺顯的雞,滿身高低是五彩羽毛,稱呼是鳳凰,頭上的斑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斑紋是“羲”字的形狀,背部的斑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斑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斑紋是“信”字的形狀。這類叫做鳳凰的鳥,吃喝很天然安閒,常常是自個兒邊唱邊舞,一呈現天下就會承平。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乃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麵,稻米、白瑩為席。
再往東三百裡,是座青丘山,山南陽麵盛產玉石,山北陰麵多出產青雘。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呼嘯的聲音與嬰兒哭泣類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中妖邪毒氣。山中另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斑鳩,鳴叫的聲音如同人在相互斥罵,稱呼是灌灌,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令人不利誘。英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即翼澤。澤中有很多赤鱬,形狀像淺顯的魚卻有一副人的麵孔,收回的聲音如同鴛鴦鳥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生疥瘡
再往東三百七十裡,是座侖者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青雘。山中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普通的構樹倒是紅色的紋理,枝乾流出的汁液似漆,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饑餓,還能夠消弭憂愁,稱呼是白■,能夠用它把玉石染得鮮紅。
又東三百七十裡曰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再往東五百裡,是座成山,閃現四方形而像三層土壇,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多產青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虖勺水,水中有豐富的黃金。
又東五百八十裡,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輒入,夏乃出,冬則閉。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雛。
又東五百裡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
再往東四百裡,便到了非山的頂部。山上盛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冇有水,山下到處是蝮蟲。
總計南邊第二列山係之首尾,從櫃山起到漆吳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過七千二百裡。諸山山神的形狀都是龍的身子鳥的頭。祭奠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又東四百裡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穀,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
再往東四百裡,是座令丘山,冇有花草樹木,到處是野火。山的南邊有一峽穀,叫做中穀,東北風就是從這裡吹出來的。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貓頭鷹,卻長著一副人臉和四隻眼睛並且有耳朵,稱呼是顒,它收回的叫聲就是本身稱呼的讀音,一呈現而天下就會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