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記_第八章 乾卿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你這丫頭……”

“娘娘已貴為一國之母,皇上又恩寵夜十一,較之公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娘娘實不該如此。”

現現在莫氏薨了,葭寧也薨了,她更貴為中宮之主,這後宮除了秋太後,便是她最有話語權,又豈容一個年紀不過六歲的小女娃兒借生辰賀禮暗喻明諷!

又倘她早在阻楊姓孤女進靜國公府之前惡夢一回之前,她定然不會再阻,有些事情不想再重蹈覆輒,那便得讓原該在特定時候粉墨退場的人與特定時候錯開,或早或晚地一一退場,如許起碼竄改了個開首。

想來謝皇後與英南候都深知此點,不然也不會在英南候吃緊遞牌子進宮後,鳳儀宮的犒賞隔日便下來。

葭寧這個小姑子,她夙來不喜,不但葭寧聰明在她之上,更因先元後莫氏活著時,葭寧就待莫氏要比待她好,便是她主動靠近,葭寧也總以不過是個小妾的目光瞥睨於她,從不正眼於她,氣得她心肝肺都疼。

照現在英南候這般行動,看來是與英南候府無關,不過是謝皇後婦道人家因與她母親的舊怨,想借她父親再不另娶之事鬨靜國公府個冇法安寧。

草長鶯飛的三月到春暖花開的四月,短短一個月,夜十一對上謝皇後一役,全勝。

固然殷掠空在家中,也自小是被當作男兒養的。

夜十一聽後隻當笑話聽,小孩兒鬨小脾氣,她有甚麼可計算的,倘非夜祥替她不平,二叔二嬸叫真,夜瑞這事兒在她看來,並不是甚麼大事兒,也就權當在平平如水的日子裡添上一抹興趣。

知女莫若父,要說謝皇後最顧忌的人是誰,那便要非永安帝莫屬了。

謝皇後不覺得然:“父親不必憂愁,此前不知夜十一肖似其母,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展轉心機,此番我知了,自冇有不防之理!”

莫說長孫女是在替他靜國公府討還臉麵,表白他靜國公府非軟弱可欺之輩,生辰禮也是繞了個圈再往謝皇後跟前送,已有委宛之意,就是直接送到謝皇後跟前,他感覺,便是他頂不住了,另有他頂頭上峰永安帝頂著。

英南候這般說道,是在提示她可彆因芝麻丟了西瓜,觸怒了永安帝失了帝心,便是從夜十一身上找回當年受葭寧長公主閒氣的場子,那也是得不償失。

前一句是出自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後一句出自南唐天子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南唐天子李璟與宰相馮延巳各自作此詞牌時,此中另有一個插曲,後廣為傳播,便成了一成語的典故。

英南候聽罷歎道:“娘娘何必如此,葭寧長公主已薨,再多恩仇糾葛,也該隨逝者消矣。”

謝皇跋文仇葭寧長公主,不免在夜十一身上小鼻子小眼睛的,但大事大非、功過得失,她還是分得清楚的:

典故裡說,李璟寫完《攤破浣溪沙》,見馮延巳寫的《謁金門?風乍起》,便諷刺馮延巳“吹皺一池春水,乾卿底事也”,馮延巳風趣回擊說不及李璟的“小樓吹徹玉笙寒”,而後便成績了乾卿底事這一成語。

所謂轉機,那也得事件產生了,纔有逆轉的機遇,方能緩緩圖之分歧的末端。

實足無法兼寵溺的口氣。

夜十一回到清寧院,換了家常衣裳,便歪在南窗榻上,安溫馨靜地看書。

她冇有直接對上謝皇後,而是藉著謝八生辰賀禮摸索,不過就是想知伸謝皇後的嘴碎挑拔,到底是謝皇後一人之意,還是英南候府的意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